安徽首家汽车综治中心:揭牌首日6小时化解纠纷

“太感谢了,这么快就调解好我的租车纠纷。”2月28日下午3时许,安徽首家汽车综治中心——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挂牌仅7个小时后,消费者吴兵(化名)便与租车公司负责人握手言和,此时其投诉也才过去6小时。
“上午9点,中心挂牌刚1小时就接到了消费者反映,于是迅速启动‘调解 + 执法’ 联动机制,辖区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取证,驻点律师同步协同开展纠纷调处,通过法理分析与权益协商,迅速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中心一位负责调解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上午我正好准备去处理这件事,正好看到中心挂牌,便想现场求助。”吴兵表示,没想到综治中心处理纠纷这么快。
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人民网 陶伟摄
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地处包河国际汽车城。作为合肥市汽车市场重要集聚区,该汽车城近年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业态日益多元,但市场秩序、消费纠纷、停车管理等问题也随之凸显。
据悉,该综治中心成立旨在通过机制创新,实现矛盾治理的“三个转变”。一是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研判风险,提前化解矛盾;二是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整合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职能,形成“一中心联动、多部门协同”的治理合力;三是从“末端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通过行业自律、信用评价和普法宣传,引导经营主体规范经营、群众依法维权。
事实上,揭牌首日即可在6小时内完成矛盾调解,便是中心实现“三个转变”的一个生动注脚。“以往接到消费者反映,我们往往是公安、市场监管等单一部门处理,既没有合力,也缺乏专业性。”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心整合公安局、管委会、司法局等17家单位力量,实现纠纷调解、联合执法、智慧治理等核心目标的全面发力。
“中心开通消费者投诉快速通道,通过发挥多元调解作用,实现市场内纠纷24小时内受理、48小时内完成调解。”该工作人员补充介绍,努力将矛盾吸附在当地、纠纷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创新建立“联席会议”“联动执法”“信息共享”等五大工作机制,实现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多维治理模式:公安部门牵头治安管理,实现“警情分流—调解—执法”闭环;司法局派驻调解员并打通司法确认渠道,提升调解公信力;市场监管部门严查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汽车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搭建企业与消费者对话平台等。
综治中心投入运营。人民网 陶伟摄
此外,综治中心还将依托大数据平台推动“智慧治理”,实时归集销售、维修、金融等数据,精准识别风险;同时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定期开展法律讲堂、满意度调查,持续优化服务质量等。
汽车是安徽优势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少不了后市场的支撑,而后市场的稳定与繁荣也离不开基层治理的“稳定器”。由此而言,合肥包河经开区汽车市场综治中心的正式运行,不仅是在护航消费者与经营者权益,同时也是为安徽汽车市场综合治理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纠纷解决路径。(陶伟、蒋小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