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婚俗改革改出文明新风尚

如何为爱“减负”,为幸福加分,让婚俗与时俱进?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以1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4个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为抓手,大力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培塑良好和美家风,婚俗改革取得全新进展。
走进包河区骆岗公园婚姻登记处,一面婚俗文化墙随即映入眼帘,婚姻家庭观、婚俗礼仪变迁、婚姻登记证书变迁等内容在婚俗文化墙上渐次展开,图文解说生动有趣。
一对新人正在办理婚姻登记。 人民网 吕欢欢摄
作为全省首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其位于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骆岗公园,并按照5A级婚姻登记机关建设标准进行打造,总面积约750㎡,设有侯登大厅、结婚登记区、颁证大厅、婚姻家庭辅导室、婚俗文化展示等功能区域。
“同甘共苦,终生相爱。”走进颁证房间,在婚姻登记员的见证下,一对新人手牵手在鎏金国徽与红色背景墙下庄严宣誓,这不仅是对彼此深情的承诺,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为打造公园里的“最美婚姻登记处”,骆岗公园婚姻登记处还通过设置鲜花亭、地标墙等“幸福摄影点”,浓浓的甜蜜感和温馨感扑面而来,让新人进门见喜、出门欢喜,留下美好难忘记忆。
运营一年多来,这里不仅是婚姻登记的地方,也成了很多情侣、俊男靓女前来拍照打卡的“网红”打卡地。
现场举行“颁证礼”。 人民网 吕欢欢摄
不止于此,包河区通过深化婚俗改革,发展“甜蜜经济”,打造“琴海导航”等服务品牌,并依托骆岗公园婚姻登记处,重组传统业态,催生了“文旅+服务+产业”的甜蜜经济产业群。
如今,包括骆岗公园婚姻登记处在内,各具特色的婚姻颁证室已经成为合肥各婚姻登记处的一项标配。
近年来,合肥不断提高资金投入,加强婚姻登记场所建设,对各婚姻登记处的候登大厅、结婚登记区、离婚登记室、颁证大厅、档案室、婚姻服务区进行了整体美化提升。
改造后,婚姻登记处实现了功能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婚俗氛围浓厚、登记环境优美的总体要求。
“幸福坝婚姻登记处”。 合肥市民政局供图
目前,合肥市共设立17家各具特色的婚姻登记中心,肥西县打造全国首个轨道车站内的婚姻登记处“幸福坝婚姻登记处”以及新中式“派园婚姻登记处”;庐江县打造景区内婚登处“金汤湖婚姻登记处”;高新区试点涉外婚姻登记,均受市民高度认可……
这些既有新意,又有心意的婚登处,开始在合肥市“遍地开花”。
同时,合肥市创新颁证模式,建立特邀颁证师信息库,聘请地方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名人、金婚夫妇等担任婚姻登记特邀颁证师,组织开展集体颁证仪式,用庄重文明的“颁证礼”代替烦琐哄闹的婚礼与奢侈的婚宴,提升婚姻登记的庄重感、仪式感,让结婚登记、结婚颁证仪式等活动成为新人喜爱的新婚俗、新风尚。
此外,合肥还依托合柴1972、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等场所,组织新人参加简约集体婚礼,营造文明、时尚、简朴、和谐的婚嫁新风。
未来,合肥市将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倡导广大结婚登记新人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家庭观,共同成为婚俗改革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