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网罗天下>>热评网论

安徽省劳模工匠“六进”宣讲活动成效显著:凝聚职工力量 弘扬时代精神

张晓磊 朱朝智
2025年02月17日17:01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为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安徽省总工会积极组织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团深入企业、班组、工地、校园、社区和网络,常态化开展“六进”宣讲活动。为进一步了解宣讲活动的成效与不足,2024年8月至10月,安徽省总工会通过发放问卷,结合职工反馈和实施情况开展专项调研。

全省近7000名职工参与了工会组织的问卷调查,在参加过宣讲活动的职工中,88.68%的职工表示愿意参与工会组织的宣讲活动,85.32%对活动表示“非常满意”,13.9%表示“满意”,显示出宣讲活动在职工中的广泛认可。宣讲活动形式多样,包括现场演讲、视频播放、文艺演出、互动问答等,其中79.21%的职工对现场演讲印象深刻,61.6%的职工对视频播放内容表示认可。此外,39.41%的宣讲活动融入了职工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进一步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劳模工匠通过讲述个人奋斗故事,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生动阐述党的创新理论。工会干部则围绕职工关心的政策、权益等问题进行宣讲,帮助职工解疑释惑,凝聚思想共识。调研显示,80.92%的职工认为宣讲活动对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和改革开放成就有很大帮助。劳模工匠作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通过分享爱岗敬业、创新创造的奋斗故事,让抽象的精神变得具体可感。82.4%的职工表示,宣讲活动对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帮助很大。此外,79.43%的职工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了解到宣讲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但调研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35.29%的职工认为宣讲内容缺乏针对性,未能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例如,大型宣讲活动覆盖多个群体,但内容设计未能充分考虑职工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关注焦点。40.02%的职工认为部分宣讲形式单一,传统的说教式宣讲缺乏互动,容易让职工感到疲劳。此外,线上宣讲内容多为线下活动的简单同步,未能充分发挥线上传播的优势。部分职工因时间冲突无法参与宣讲活动,59.63%的职工表示时间安排不便。此外,劳模工匠因工作繁忙,参与宣讲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部分劳模工匠虽业务能力突出,但缺乏宣讲经验,导致感染力不足、互动效果欠佳,17.23%的职工认为宣讲人员水平不一。宣讲活动多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民营企业参与度较低。此外,基层工会自发组织的宣讲活动较少,覆盖面有待扩大。

为了进一步优化安徽省劳模工匠“六进”宣讲活动,持续发挥宣讲活动在凝聚职工思想共识、弘扬时代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安徽省总工会于今年1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安徽省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团宣讲工作的意见》,明确宣讲的主要任务,将围绕主线,通过深入调研职工需求,定制分层分类的宣讲内容,确保宣讲内容贴近职工实际;规范宣讲人才库管理,动态管理人才库,为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提供专业培训,制定合理的报酬标准等;创新融合“宣讲+”模式,通过“宣讲+文明实践”“宣讲+数智赋能”“宣讲+文艺创作”等形式,使职工群众听得懂、坐得住、记得牢;强化组织保障,结合形势任务需要编写宣讲提纲,提供宣讲资源包和经费补贴,加强对民营企业和基层工会的支持,鼓励基层工会自主举办宣讲活动,激发基层工会的积极性。未来,宣讲活动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为全省职工提供更优质的精神文化滋养,助力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作者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讲师团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