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技工强省建设再升级

落实安徽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和全省人社工作会议新部署新要求,2025年安徽省职业能力建设将聚焦服务“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技能增收共富,打造技工强省升级版,启动安徽技能型社会建设,实施“徽匠”技能培训、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技能增收示范、技能生态提升“四项行动”,打造以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竞赛基地、大师工作室为主体的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一个平台”,完善评价、竞赛、表彰、宣传为一体的技能生态“全域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头雁引领、部门协同作用,打造一支总量充裕、素质优良、分布合理的“技能皖军”。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育
组织开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调研,推进技工强省政策迭代升级。
落实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加大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评聘力度,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评聘工作。
支持各地结合实际举办16期高技能人才研修班,集中培养高技能人才。
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支持技师学院建设和技工院校新设升格。
召开全省技工院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编制2025年技工院校招生目录及招生计划,协调技工院校招生同步纳入省、市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平台。
持续推广“三转四像”办学模式,开展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第三阶段工作和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遴选工作。立项开展技工教育省级重点教学课题研究。
实施“徽匠”职业技能培训行动
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会同行业部门开展“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级评价”项目化培训。
启动中国(安徽)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立项,根据国家部署申报建设首批全国企业实训基地,推动芜湖、滁州、阜阳等地新建、扩改建实训基地。
积极推动技能增收共富
组织开展技能人才岗位薪酬水平研究。建立技能人才薪酬调查发布机制,定期开展分职业(工种、岗位)、分技能等级技能人才薪酬调查并发布结果。开展“产业-就业-评价”供需适配情况季度分析。
完善“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分类评价,制定优化数字技能人才评价办法。开展全省企业工程系列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试点企业“技师+工程师”双师培养模式,落实“以赛代评”政策。
持续营造良好技能成才生态
统筹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备战集训和参赛工作。
发布并有序实施2025年省级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计划,举办全国一类行业赛安徽省选拔赛、全省“新徽菜・名徽厨”专项赛,支持亳州争取举办全国首届药膳大赛,全年支持举办300余项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
积极转化赛事成果,按规定兑现相关赛事奖励、评价及就业等优惠政策。
组织开展第十五届全省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江淮杰出工匠”50名、安徽省技能大奖获得者100名。召开高技能人才表彰(座谈)会议。(省职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