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石台:非遗焕彩贺新春 皖南古村年味浓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龙吟苍穹传福韵,蛇临大地兆丰年,今年春节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体验地方年俗、关注非遗活动成为一大看点,被誉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安徽池州石台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体验活动。这些春节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开拓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的新场景,营造浓厚的新春节日氛围,勾勒出一幅幅年味十足、绚丽多彩、温暖人心的画面,不仅让历史悠久的村落再次焕发盎然生机与旺盛活力,更向全国游客展示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
跨越山海感受中国年 外国友人解锁“山中年味”
大演乡新联村白石岭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古村依山傍水而建,呈鱼骨状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村落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彰显着古香古色。虽已是隆冬季节,古树参天、流水潺潺的白石岭,依然凸显着皖南古村落独有的“松弛感”。“入乡”才能更好地“随俗”,今年春节这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在池州工作的加拿大人朱莉来到白石岭,通过观看民俗表演、参与新春美食制作、学写春联等活动感受皖南“山中年味”。
外国友人解锁“山中年味”。江雪飞 丁长杰/摄
此次春节活动既向外国友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又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为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一台好戏唱响古村落 “景”上添花展示徽风皖韵
大演乡是传统戏曲目连戏发源地,目连戏所包含的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元素,都对后世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为中国戏曲的“戏祖”。正月初六,由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市级示范演出在大演乡新火村牯牛降景区热闹开演。
“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市级示范演出。石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采取“主场+快闪”的演出形式。慕名而来的游客和当地村民早早便聚集在演出场地周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响起,主场演出正式拉开帷幕,演员们不仅表演了《打猪草》《闹花灯》等黄梅戏经典曲目,还有省级非遗石台目连戏和石台民歌的精彩呈现,将现场带入了戏曲的美妙世界。此次活动,不仅为新火村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和新春氛围,也给游客和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让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领略到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非遗表演祈福迎新年 龙舞翩翩传承民俗之光
舞龙灯。石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夜幕降临,仙寓镇南源村红灯高挂、锣鼓欢腾,一条二十余米的彩龙蜿蜒而出,点亮了古村的夜空。舞龙队伍走街进巷、上门入户表演精彩的舞龙灯节目,为村民们送去新春吉祥与祝福,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和节日氛围。民间舞龙队员们个个生龙活虎,脚步轻快,长龙在舞龙队员的舞蹈下时而腾空而起,时而盘旋游走,把龙的威严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孩子们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嬉笑,大人们脸上也洋溢着幸福与喜悦,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充满年味的瞬间。龙灯的绚丽光影,点亮了乡村的新春夜晚,也凝聚了邻里乡亲的情感纽带。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石台县将继续加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和传统建筑修缮,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吴杰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