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淮北市杜集区:基层治理赋新能 多措并举成合力

2025年02月11日15:35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团结凝聚致富能手、新就业群体等各方力量,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大胆实践,多措并举推动社会工作成效凸显。

“积”聚力量,基层治理添活力

积极引导各方力量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让“积分超市”成为引领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各村(居)围绕人居环境、矛盾调解、公益美德、家庭生活、村居建设等积分项目,建立了完善的积分兑换规则及货物清单盘点制度,构建了“正向赋分+负向减分”积分框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数调整,对违法违规的实行一票否决,实现增加积分有依据、减扣积分有支撑,充分发挥积分制的引导激励作用。将“美家美院清洁家庭示范户”评比纳入积分兑换项目,通过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积极性,营造出了“人人踊跃参与、户户积极行动”的浓厚氛围,用积分“兑出”文明新风尚。

高度重视管理创新,深入考察分析超市运行过程,不断调整优化,确保积分兑换活动可行、可控,达到最佳效果。在“积分制”机制的激励下,各村(居)民互相比积分、比贡献、比文明,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空前高涨。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积分10万余分,6000余户群众参与兑换,使得“小积分”成为群众融入基层治理的“大动力”。

“红淮”溢彩,服务群众助推力

举办全市首届“红淮集市”活动,通过组织“搭台”、党员“摆摊”、群众“赶集”的方式,组织20余家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开设摊位政策解答、意见收集、志愿服务、暖“新”关“淮”等8类16个“摊位”,组建现场办公团、暖心解忧团、便民帮帮团等,向新就业群体发放暖“新”大礼包28份,向居民群众发放宣传彩页1万余张、政策帆布袋300余份、文创产品200余个,认领“微心愿”55条,免费义诊600余人。

督促指导镇(街道)党(工)委结合自身实际,整合资源,把开展“红淮集市”活动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加强资源协调和问题解决,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目前,“红淮集市”已成为群众与群众、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邻里之间通过集市进行感情沟通,党员干部通过集市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骑”心协力,暖“新”服务显关“淮”

随着快递、网约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就业群体日益壮大,为更好地服务新就业群体,解决取暖难、歇脚难、就餐难等问题,针对新就业群体特点,按照“八有八建”标准,在主城区打造党群驿站15个,形成“15分钟”服务圈。推动38个党群服务中心、18个小区党群服务站、16个银行网点服务设施等向新就业群体开放,免费提供手机充电、应急药品、热饭热菜、休息阅读等便利服务。为尽快解决进门难、找路难、停车难、休息难等问题,打造骑手友好社区、骑手友好商圈、骑手友好商家示范点5个。

擦亮吾悦广场商圈党建名片,划出50个网约配送员专属停车位,协调3个“爱心商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平价餐食。在主城区设置24小时营业党群驿站3个,骑手们刷脸即可进入,驿站内配备餐桌椅、微波炉、手机充电站、免费药箱等多种便民设施,日均服务新就业群体80余人。周末寒暑假期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组成服务团,在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子女托管、课业辅导等关爱服务16次。

同时,还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商圈治理,鼓励骑手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商圈的“文明宣传员”和“安全监督员”,在配送过程中,向商家和顾客宣传诚信经营、文明消费等理念,发现商圈内的安全隐患和不文明行为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为商圈的繁荣发展注入新动能。(王伟奇)

(责编:欧恺、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