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含山:数字赋能制造业 科技创新促发展

2025年02月11日15:08 | 来源:马鞍山日报
小字号

  2月7日上午,含山县召开全县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动员全县上下把握大势、抢抓机遇,坚持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努力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争先出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幸福美好含山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发展改革委:“三项表率”领新程

  在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上争当表率。聚焦重点支持领域滚动谋划,做深做实项目前期,滚动谋划储备重点项目200个以上。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把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做得又实又细又快。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推进171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管理,切实有效发挥政府项目资金效益。

  在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争当表率。加快首位产业发展,聚力打造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支持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风电、环保、储能)、镁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加强两业融合企业试点培育工作,新增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支持含山经开区创建省服务业创新集聚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进含山老工业基地绿色循环经济转型提升项目。

  在深度融入一体发展上争当表率。推进G4222和襄高速、G329巢芜线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S24杭合高速前期工作,推动含山濡须港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推进产业协作,融入周边整车市场供应链合作体系,推进巢含产业合作园共建,协同开展文旅、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交流。

  县工信局:“三措并进”启新程

  坚持数字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培育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板企业2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40%,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设备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持续推进铸造整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国家、省级绿色工厂以及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工厂10家左右。

  提升产业能级,助推高质量发展新水平。锚定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任务目标,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0家,力争20亿级企业取得新突破。重点实施铁鹏、金昌等亿元以上技改项目20个,加快贝斯特、南方材料等重点项目投资放量。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品牌,拓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年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有新突破。组织企业参加“含您益企聊”专场座谈会、产业链对接会,加强政银企交流、县内外企业交流。开展政策资金兑现和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做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含山经开区:“四个狠抓”促发展

  狠抓经济运行壮体量。强化重点经济指标监测,确保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长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新增规上企业30家以上,供应工业用地不少于1500亩。

  狠抓项目攻坚扩增量。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首位产业,做优绿色智能铸造、制冷装备、节能环保主导产业,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储能等新兴产业。设立专项产业引导基金,力争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新开工海立轻量化等项目25个,竣工帅翼驰设备等项目32个,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5个以上。

  狠抓创新赋能优存量。推动企业“智转数改网联”,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及铸造行业大脑,引导100家以上铸造企业、5000余台设备联网上线,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深化与高校合作,成立新能源轻量化创新研究院,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

  狠抓基础配套提质量。开工建设20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建成1200套人才公寓及配套酒店,新建改造市政道路18条15公里。常态化开展为企服务活动,兑现惠企资金约2.5亿元。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优化园区环境,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林头镇:“三项举措”绘蓝图

  狠抓项目攻坚,推动经济提速。推进东关老工业基地振兴,谋划绿色循环经济转型提质示范项目,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盘活原省东关水泥厂430亩地块。加快东关振兴小微产业园、万澄替代燃料扩建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工投产。全年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施重点项目不少于39个。深化“七未”项目攻坚,推动铁鹏水泥超低排放提标改造项目,加快20家铸造企业整治提升,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整合零星中小微企业,引导规范发展,推进优质小企业做大做强。

  狠抓精准服务,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县经开区(南区)、铁鹏水泥、濡须港码头建设,完成铁鹏敏感区房屋征迁、崔胡安置房分配扫尾工作,推进G329改扩建工程征迁。实施漕河堤防加固、清溪河防洪治理工程。推广今川钢结构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入规”模式,常态化开展为企纾困服务。实施“引才归林、职等林来”工程,全年举办助企招工活动不少于30场,力争为企招工1500人以上。

  狠抓乡村振兴,探索农旅融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施3000平方米义城粮食仓储项目、220亩增减挂钩项目、2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确保粮食稳产增收,力争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零的突破。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组织青龙村申报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新建7个县级中心村。擦亮福山红色旅游名片,举办第三届福山白茶文化旅游节,吸引更多群体接受红色教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通讯员 席宁涛 徐俊)

(责编:苏恒、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