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山水庐州的年味诗篇

丁纪
2025年02月11日15:51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当春风拂过巢湖的碧波,梅影摇曳在逍遥津的亭台,合肥这座千年古城便披上了一袭红妆。

这个春节,合肥的游客在哪里“迷”了双眼?东庵森林公园的梅花竞相开放,游人驻足定格新春的笑靥;姥山岛上的非遗拓印游人如织,福字上的印花寄托对新年的祝愿;逍遥津新春灯会再现古迹辉煌,电子“灯花”描绘新时代的画卷。

这里,山水是舞台,文明是脉络。庐州的年味在山水之间流淌,在文化与民俗之中发芽,在传统与科技之间碰撞,千年流淌,生生不息。

逍遥津万灯花树迎新年。人民网 郭昊摄

逍遥津万灯花树迎新年。人民网 郭昊摄

山水为幕,自然装点年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论合肥的年味,要先从这“山”“水”说起。

向城郊漫溯,浮槎山的层峦叠翠间,“新春游园荟”正热闹上演。

山巅的祈福许愿点,红绸随风轻扬,承载着“登高纳福”的朴素愿景。云雾缭绕的“浮槎飞瀑”旁,汉服换装体验馆内,少女们轻挽发髻,手持团扇,与古刹清泉共绘“人在画中游”的仙意,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浮槎山新春游园荟活动。东城文旅供图

浮槎山新春游园荟活动。东城文旅供图

看水山一色,巢湖的碧波万顷间,“灵蛇迎春”邀游客览胜。

巢湖岸畔,撑起一把遮阳伞,躺在一旁的沙滩椅上,睁开双眼看湖面波光粼粼、水天交融,姥山岛屹然而立;闭上双眼感受湖风拂面,听到浪声拍岸、亲友嬉闹,时光与岁月在此刻悠然。

汤池温泉的氤氲雾气里,“围炉煮茶”一跃成为“新宠”。红泥小炉煨着红枣与桂圆,茶汤沸腾间,都市人暂别喧嚣,在氤氲热气中寻回“慢煮光阴”的诗意。

姥山岛“灵蛇迎新春”。中庙街道供图

姥山岛“灵蛇迎新春”。中庙街道供图

庐州的自然山水,不仅是风景,更是年味的载体——一树红绸、一场露营、一壶热茶,皆成了传递喜悦的媒介。庐州的年味,是一场天地人的和谐共鸣。

街巷烟火,人文滋养年魂

年味的魂,终要落在市井烟火中。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海岛冰轮初转腾,恰似明镜照我身……”“一个故事唱千载,梁山伯与祝英台……”1月22日起,三河古镇的戏台随着安徽省“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仪式启动,就没再停下来,徽剧、黄梅戏、庐剧等传统戏曲艺术轮番在古镇上演。

“走过古镇小巷,坐看静水流深,耳边传唱着七仙女的故事,我和我爱人是不是也像那董永和七仙女一样,在庐州度过岁月漫长。”一名游客说。戏剧悠悠唱响,婉转唱腔和着古朴的建筑、悠悠的流水,为游客们带来一场穿越时光、独属于水乡古镇的视听盛宴。

游古镇,听大戏。肥西县委宣传部供图

游古镇,听大戏。肥西县委宣传部供图

同样是黄梅戏,大年初二开始,合肥市第三十一届新春文化庙会设在了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于是,这颗巢湖北岸的翡翠明珠多了份年味,人与自然共享新春喜悦。

这场文化庙会,不但“非”常热闹,还非常“年轻”。大年初四、初五,不仅有孩子们最爱的小丑、魔术和变脸,还有传统非遗糖画,说学逗唱的相声演出,连续两天欢乐不停;大年初六,安徽本土原创乐队唱响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一次出行,两种体验。我们将自然景观与民俗表演融合到一起,希望远道而来的客人既能感受到庐州自然之美,还能体验到文化之美。”合肥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古今交响,科技赋能传统

在合肥感受年味,怎么能没有科技的投喂?

看,首届逍遥津新春灯会中,火树银花交相辉映。AI、AR、裸眼3D交替“炫技”,古逍遥津的辉煌与繁华再现眼前,元宇宙中的年味开始具象化。灯火耀皖韵,科创庆年华。

首届逍遥津新春灯会。人民网 郭昊摄

首届逍遥津新春灯会。人民网 郭昊摄

再瞧,骆岗公园亚洲首届环球光影之夜“堂堂登场”。先进的3D激光映射技术,打造出极光降临的震撼场景。大话西游、黄梅戏、白蛇传等经典节目轮番上演。在庐州月色下,这场视听盛宴,将整个夜晚的激情推向最高潮。

当年节的喧嚣渐褪,庐州的年味却化作更深沉的印记:浮槎山的清泉依旧流淌,三河古镇的戏台余音未散,骆岗的无人机星河虽落幕却在无数手机相册中永恒闪烁。

数据印证着这份美学的感染力:2025年春节,合肥市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6.5%,实现旅游花费同比增长8.5%。

而未来,随着“科创名城”与“生态宜居”的双轨并进,庐州的年味必将在青山绿水中继续萌发新芽。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