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向新|广德:竹林上“云” 保护有“数”
一棵竹子什么时候出笋?生长土壤是否缺水?几时竹林需要施肥?在安徽省广德市卢村乡的笄山景区,得益于数字技术赋能,这些问题有了新答案。
在笄山,万亩竹海依山傍水,竹连着山,山连着竹,这里向来是广德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借助“数字乡村”建设,广德市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和乡村建设深度融合,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笄山竹海。人民网 郭昊摄
时过立冬,笄山山脚的气温渐凉,但漫山的竹林依旧一片苍翠。赶在冬笋采挖之际,这阵子,广德市再军笋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顾再军,几乎天天都要去竹林转上一圈。
“今年冬笋行情好,刚上市就卖到了60元/斤,冬笋娇贵,对温度、湿度有着严格要求,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智能监测物联网感知系统的加持,不仅提高了竹林水肥利用率,还可以精准监测和调节竹笋的生长环境。”站在半山腰,说起眼前的这片竹林,老顾侃侃而谈。
老顾18岁就和竹子打起了交道,从事竹制品加工,还生产过麻将席。2012年他牵头成立笋业专业合作社,兜兜转转数十年,就没有离开过这片竹林。
他告诉记者,依托互联网的远程控制系统,全程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一改过去浇水、施肥人挑肩扛的传统劳作,大大减轻了林农的劳动强度。令他欣慰的是,和过去相比,如今的毛竹林一年四季都产笋,冬季有冬笋,春季有春笋,夏秋季节发鞭笋。
老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竹林可产鞭笋100多斤、冬笋100多斤,还有春笋和毛竹,一年下来,一亩竹林产值超过1万元。”
病虫害防治,安装杀虫灯;土壤缺肥少水,用上水肥一体化;竹林指标监测,有了探针感知;就连笋子下山,都坐上了轨道车……在笄山竹林转上一圈,看似普通的竹林,却是满满的“科技范”,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守护笄山生态、保护青山绿水提供了“智慧化”助力。
航拍笄山竹海。人民网 郭昊摄
“过去传统的竹产业几乎完全依赖人工和经验,缺乏有效的监测体系,导致优质竹资源产量不足、生产力下降、经营成本上升。”广德市林业发展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方明刚形象比喻道,有了物联网,就好比竹林来了“侦察兵”,竹林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环境指标,足不出户就能够第一时间了如指掌。
什么是笋-竹智能监测物联网系统?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检测节点和便携式检测设备,安装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信息采集和汇聚,形成兼具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竹子生长过程智能化监测体系。
“笄山笋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自然因素好,地利是土壤条件优,人和就是林农勤快肯吃苦。”在方明刚看来,之所以要研究推广物联网系统和水肥一体,要的就是锦上添花,守好笄山冬笋这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招牌。
科技赋能,让笋用林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闲不住的老顾又开始搞起了林下经济,专门喂养了100多只鸡和鹅。
“目前试验林只有60亩,下一步肯定要扩大规模,在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同时,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带动竹农一起致富。”话里话外,老顾心中有数,也信心满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