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肿瘤放疗科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新技术

近日,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肿瘤放疗科成功实施一例多发性颅内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是放射治疗中的“手术刀”,通过单次或多次超大剂量的聚焦照射,达到根治肿瘤的效果。其原理类似阳光在放大镜的作用下聚焦点燃火柴一样,对肿瘤是一种摧毁式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此前,肿瘤放疗科还利用该项技术成功应用于局限期小肝癌、早期周围型肺癌。
55岁的黄女士4年前体检时不幸被确诊为肺癌,后一直口服中药保守治疗。2022年6月复查时发现,黄女士肺部病灶明显进展,并出现了颅内、肾上腺转移瘤。经过两年的靶向药物控制后,2024年7月,黄女士出现头疼头晕、乏力纳差、痰中带血等症状,遂来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肿瘤放疗科黄于庭副主任医师门诊就诊。经检查发现,黄女士肺原发病灶、左侧肾上腺转移瘤稳定,但颅内转移瘤增大增多,且已导致脑中线偏移。此消息一出,黄女士一家又被阴云笼罩。
由于黄女士强烈抗拒化疗,医生安抚黄女士和家属先别太担心,现在已经有新技术可能解决黄女士这样的问题。结合患者病情,肿瘤放疗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肖鑫带领团队经过专业分析和讨论,认为靶向治疗对原发病灶仍有效,但颅内血药浓度不足导致脑转移瘤进展,最终给黄女士量身制定了一套肺癌脑转移瘤的分次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治疗方案,通过强强联合实现“1+1>2”的效果,同时在放疗期间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以保障放疗的顺利进行。经过三次放疗后,直至目前,黄女士不适症状明显好转。
脑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随着肿瘤诊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期日渐延长,出现脑转移的概率越来越大。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通常需要通过全脑放疗控制病情,然而全脑放疗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等多方面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开展脑转移瘤的治疗。放疗,俗称照“光”,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通过各种不同方向的放射线准确地聚焦到肿瘤部位从而消灭肿瘤,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免受射线伤害。肖鑫介绍说:“黄女士使用的FSRT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就像激光导弹,具有精、准、稳的优势,对肿瘤发动致命一击。并且相较于手术,该技术是一种无创治疗手段,能够保留器官完整及生理功能,效果与手术相当。此外,该技术对脑部损伤小,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肖鑫提醒,“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肿瘤形成规模,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陆正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