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政在行动

滁州以人才“含青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2024年07月10日09:28 | 来源:滁州日报
小字号

  人才蔚起,城市方兴。

  从冲刺全省第三到稳居全省第三、跻身全国百强,复盘滁州的发展历程,“人才”的力量不可或缺。以人才出彩成就城市精彩,双向奔赴中,于滁州而言“含青量”渐升,于青年而言向“滁”力日高。近日,智联招聘联合智库机构泽平宏观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滁州首次入选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

  数据显示,2023年,滁州市新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70人,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6万人,同比均实现翻番。

  作为城市竞争的制胜变量,青年人才“活水”何以竞涌滁河之畔?滁州城市发展“含青量”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得以提升?

  倾一城之力,觅“青春合伙人”

  梦想放飞的青年,需要培厚成才的土壤;乘势起飞的滁州,需要插上人才的翅膀。

  当前的滁州,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大机遇,高标准建设长三角区域性现代化城市,高水平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快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迫切需要更多怀揣梦想、充满激情的优秀人才和菁英学子贡献青春力量、发挥聪明才智。

  “我们将始终把人才作为驱动滁州高质量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最核心要素,进一步创新人才政策、创造干事舞台、创优服务环境,努力让广大学子到滁州一见倾心、来滁州一展身手,找到属于自己的‘热辣滚烫’,收获心之所属的‘醉美人生’。”3月14日上午,2024年滁州市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市委书记许继伟这样向青年学子发出人才邀约。

  青年聚,则城市兴,滁州如何吸引青年?

  滁州将目光聚焦“象牙塔”,从“长三角”拓展到东北、西北等区域,紧盯每一处科教资源丰富之地,常态化开展“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动,推深做实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扎实推进“青年俊才”新星工程,奋力打造长三角吸引人才的集聚地和英才荟萃的人才强市。

  2024年招才引智,滁州安排春季和秋季连续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千企百校行活动。以市级为主活动,开展党政领导进校园活动暨春秋季招聘启动仪式,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进高校、谈合作、揽英才;8个县(市、区)、2个市属园区(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区)联动,在春季和秋季分别高频开展千企百校行校园招聘。

  今年以来,先后赴清华、复旦等百所知名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洽谈校地合作,累计与吉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6所高校院所建立“人才强市合伙人”关系。

  走进校园,以“滁州”招引青年;走出校园,让青年知晓“滁州”。

  滁州市组织开展“百所高校师生亭城汇”“千名学子看家乡”“万名菁英滁州行”等活动,先后组织清华大学、中国矿大毕业生来滁实习实践,南信大、南工程、安工大等大学师生“滁州行”等活动,超千名师生来滁州交流参观。

  起而行之,带动全市上下动起来。

  5月15日,来安县走进黄山学院开展2024年“招才引智高校行”高校毕业生春招活动;5月16日,定远县走进安徽理工大学举办2024年滁州市“千企百校行”定远县主场招聘会;滁州经开区则将“跨省引才招工专列”开进河南省许昌市、周口市,走进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周口技师学院等5所院校及人力资源市场……

  上半年,全市新招引大学生1.87万人、实施大学大院大所合作项目30个,越来越多的“青春合伙人”看中滁州、选择滁州。

  搭多元平台,拓人才招引“朋友圈”

  高质量发展主题下,滁州如何上“新”?

  近年来,滁州市围绕“新三样”和新兴产业,实施光伏、半导体、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医药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健康食品等八大产业链“链长制”,着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打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全省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

  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愈发让滁州渴求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到来。招才引才爱才,滁州始终坚持不拘一格。

  持续放大“星耀滁州”人才品牌,以会为媒,以赛为介,擦亮城市敬才名片、拓展人才招引“朋友圈”。

  依托上海国际虹桥窗口,会同上海杨浦、徐汇、松江三区挂牌星耀长三角(上海虹桥)人才会客厅,丰富拓展城市推介、资源推广、人才合作等功能,市县联动常态化举办“星耀滁州”人才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都精彩”。今年,市县联动举办各类活动41场,超百名院士等高端人才参会交流,签约各类人才项目超200个。

  整合域内文旅、科创、项目、平台资源串联成线,打造红色改革感悟、绿色人文生态、蓝色科创协作、金色产才融合“四色创游线”,以人才之行促进人才积聚。目前,已吸引1.2万多名各类人才来滁旅游休闲、创新创业。

  以赛为媒,整合全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资源,建立“琅琊榜”以赛引才品牌,覆盖顶尖、高层次、产业、大学生等各层次人才,直播、电商等新媒体新行业领域,推动人才与平台、项目与资本、市场与政策精准对接,让更多参赛者就地变为创业者。今年以来,先后举办技能竞赛、创业大赛等赛事4场,参与人数700多人。

  青年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才是人才招引的最佳“生态”。

  坚持“筑巢引凤”,加大政校院企合作,构建“院校+园区+机构+企业”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一批高能级研发平台、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全面链接先发地区科创资源。与100多家大院大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00多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5G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滁州分中心等落户运营。

  依托长三角人才孵化资源,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人才孵化育成体系,先后建立原创科技城、高教科创城,引进清华启迪、中关村、资城科创云谷、苏大天宫等平台52家,入孵各类人才项目超900个。

  实施“邻凤筑巢”,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支持、三方助力”模式,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在先发地区建立一批“人才研发飞地”,推动跨区域产才合作、技术转化。目前,已累计建立人才飞地26家,柔性引进各类人才超300人。

  人才最看重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

  滁州市突破思维惯性,用好用活“平台引才”机制,让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信息显示,上半年,全市新招引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22人,帮助企业招工招才7万人。

  创“YOUNG”生态,建青年“向往之城”

  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用得好。

  如何让“青春滁州”常青?滁州的答案是,创“YOUNG”生态,涵养城市“青春气质”,让城市与青春一起律动,让年轻与活力充满整座城市。

  在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明,让城市宜居宜业、幸福感更强的同时,滁州市紧盯教育资源共享、医疗体系共建、公共服务共促,加快推进与“长三角”同城化。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营造重才、爱才、育才、用才浓厚氛围,努力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最佳的环境,为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创造机遇,让各类人才在滁州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发展顺心。

  多年来,滁州市持续优化“亭满意”亲商敬才环境,全面整合、迭代升级,构建了以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为统领,以高层次人才25条、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18条等专项政策为支撑的“1+N”政策体系,同时编印《人才政策一本通》,明确办理机构、申报流程,让人才政策容易懂、广知晓、快兑现。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带来的便捷不止于此。严合群是位回国创业人才,去年成功入选省级人才项目,前不久,他就收到一张“亭城英才卡”。

  “停车、代驾、餐饮等方面都有专属权益,住宿能享受一定折扣,市区体育馆等场所也对我们免费开放,让我们在工作之余,能够得到非常便捷、贴心的服务。”严合群说。

  “亭城英才卡”的背后,是滁州市持续完善的“一窗一卡一网”服务体系。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窗、开设服务专线,制发“亭城英才卡”5000多张,提供交通便利、消费折扣、休闲旅游等专属服务近百项。开发数字人才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服务和人才政策“一窗通办、一卡通享、一网通兑”。

  同时,积极推进人才政策“四即四享”改革,实行上级政策“来文即办、免申即享”,市级政策“随申即审、审定即享”,人才项目“集中评审、评定即享”,会议决策“一事一议、议定即享”,变线下年度集中申报为线上随时申报,兑现周期由过去一年一次缩短至3—7天。

  建立企业“首席服务员”、高层次人才“助创专员”队伍,在强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过程中,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三送三问三帮扶”活动,持续做好“我为人才办实事”“人才服务千企大走访”等,切实帮助企业和人才解决“关键小事”。

  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还得不断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滁州市着力强化“金融助创+生活安居”保障。设立3亿元“天使投”基金、“人才贷”风险补偿金,助力人才创业融资,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建设园区人才公寓1.3万套,有效增加人才住房供给,让人才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全链条发力人才引育留用,正推动滁州成为青年人才心生向往、情感归属的梦想之城,以满腔热忱欢迎八方青年来滁就业创业。(全媒体记者张开兴 通讯员高珍伟 胡匠心)

(责编:黄艳、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