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省内要闻

风雨同心护家园

2024年06月22日08:18 | 来源:安徽日报
小字号

  早餐肉包子、稀饭、咸豆角,午餐红烧肉、醋熘白菜……6月21日中午,82岁的吕金坤与100余位村民一起,围坐在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杨干村安置点的十张饭桌前,吃着可口的饭菜。吕金坤说,前天到了安置点,第一时间给外地打工的子女打电话,大家心里都踏实了。

  6月19日至20日,黄山市多地遭遇特大暴雨侵袭,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连日来,黄山市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严防死守,全力以赴,坚决打赢防汛和防灾减灾硬仗。

  急——

  水上得太快,要赶紧转移群众

  6月19日20时至20日23时,短短27个小时内,黄山市平均降雨量176.4毫米,最大降雨量405.7毫米,发布山洪气象预警2次,洪水蓝色预警7期,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3次,实时定向预警167次,预警乡镇310个。

  呈坎镇四村临河靠山,极易发生山洪灾害。“我们挨家挨户走访,把存在安全隐患的居民都劝到安置点。”呈坎镇人大副主席方晶说,6月19日已经安置了一批村民,20日雨量增大,四村附近的水库超警戒线要泄洪,放心不下的镇村干部们又到村里走访,防止遗漏。

  经过努力,附近5个村的113名老人和孩子来到杨干村安置点,又在呈坎村紧急启用一个安置点,住了30多人。每天上午,安置点的志愿者们都会为老人测量血压,准备好治疗腹泻、感冒的药品,播放电影。

  目前,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通过进村入组,累计转移安置人口10976人。

  歙县许村镇除了转移安置群众,还多了一项工作——守护“国宝”。

  许村镇有1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余个。洪水来了,人可以往高处撤,不能动的“国宝”怎么办?

  “23名专职文保员,9名业务消防队员,大家坚守在文保单位周围,每天巡查。”许村镇文保员曹小平说,镇里启动了文保应急预案。“一定要保护好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曹小平说,大家建围堰、水泵抽水,确保木质结构不受到洪水浸泡,在水退之后立刻清淤,防止文物被腐蚀。

  援——

  电话接不停,要想尽办法进去

  洪水来袭,一边是镇村干部和志愿者带领群众开展自救,另一边,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社会救援力量也开赴受灾地区,积极开展救援。

  黄山军分区根据当地政府申请,第一时间出动400余名民兵,舟艇9艘,前往屯溪区、徽州区、祁门县、休宁县、歙县等多个受灾地区,开展转移群众、安全警戒、抢通道路等工作。

  歙县人武部20日晚连夜组织民兵开辟道路,紧急营救被洪水围困的村民。20日晚10时,休宁县人武部接到县政府通知,辖区月潭湖水库发现疑似管涌3处,人武部立即组织民兵分队对渗水区进行填堵,使管涌流水量减少,同步在管涌区域采取“围井作业”方式,减少泥沙流失,直至凌晨4点险情解除。

  “20日凌晨4点50分,我接到电话,绍濂乡和平村的一个自然村需要紧急救援。”歙县山越救援队队长胡国平说。

  5时30分,胡国平带着32名队员,开车载着四艘救援艇、绳索等装备,驰援绍濂乡。当大家抵达求助村庄时,被眼前一片汪洋惊呆了。“村庄的建筑,整个一楼全在水里。”胡国平和队员们推出救援艇,却因为村庄路窄水急而放弃。

  救援队员爬上屋顶,准备用绳索救人,结果有些房屋因泡水发生倾斜,只能再次放弃。

  然而,必须进村!

  20多名队员用绳索相连,手拉手、贴着墙根,涉水400余米步行入村。见到救援人员,一对母女准备出来,不料门口的老屋发生倒塌,阻断了出路。队员们爬过去抱起孩子,给孩子母亲穿上救生衣,帮助脱离险境。

  至上午9时,村里剩余的50多名群众全部转移完毕。这时,胡国平的电话再次响起:小溪村、岭口村失联,请立刻支援。

  两个村的道路被洪水冲断,断电断网。胡国平带领队员们与公安、消防人员一起翻山绕路,一直到下午5时,抵达岭口村,将村民安置在高处后返回。此时,歙县城区开始内涝,胡国平和队员们接到电话后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新的救援中。

  道路虽阻,却隔不断人间真情。6月21日下午2时30分,黄山风景区物资运送服务中心组织4台运输无人机,用7个小时飞行46架次,为小溪村送去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2.5吨。

  抢——

  快恢复生产,要把损失夺回来

  洪水终将退去,生活还会继续。6月21日,行走在黄山各地,随处可见清淤、通路的场景。

  山洪留下一片泥泞,大家开始“洗刷”呈坎景区。保安叶物杰与同事们拿着铁锨铲除最上层的污泥,商户用水泵抽水冲洗砖石缝隙的泥沙,镇村干部们帮着抱水管、扫地面,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黄山是吃旅游饭的,要尽快恢复正常,把被洪水冲坏的地方修复好。”徽州区文物事务中心工作人员胡顺治说。

  江兆峰与父亲开办的歙县兆丰家庭农场在这次洪灾中损失不小。15吨库存水稻、200亩水稻育苗被洪水浸泡、冲毁,包括菊花、在田晚稻等,总损失超过40万元。

  江兆峰说,他已经联系了养殖场,将烘干后的水稻当饲料卖,宁愿自己损失,也不能失信客户。

  在歙县许村镇塔山村村委会的广场上,江兆峰指挥工人摆放秧苗,浇水后继续育苗,补齐600亩的订单。“生意还要继续,损失能补多少是多少。”江兆峰认真地说。

  张高良的水务公司负责许村镇的饮用水,洪水冲毁了全镇23个取水点,总水泵电机也泡水损坏。“没有自来水怎么行,我们还要正常生活。”张高良说,22日就能换好新的水泵电机,目前已经修复好了5个取水口,在一周之内,全镇将全部恢复供水。

  洪水来袭,黄山市公路中心休宁分中心组织人员在各干线公路上开展抢险救灾,解决各类公路险情,保障公路安全通行。

  在G205国道休宁高桥段泥石流抢险现场,3台挖掘机、装载机在清理被山洪冲到边沟和路面上的泥石。现场抢险人员介绍,受特大暴雨影响,6月20日下午4时许,该段公路山洪带着泥石流倾泻而下,占据80多米长的整个路面,交通被迫中断。

  险情发生后,该路段养护抢险人员立即调集装载机、挖掘机和运输车冒雨抢险,至夜间8时30分抢通阻断公路。由于这是连接黄山、宏村等著名景区的旅游国道,为保障过往车辆通行安全,抢险人员连夜奋战至凌晨,直到清出安全通行路面。

  物资运送、道路疏通、电力抢修、通信恢复……黄山市各级各部门奋战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构筑起防汛救灾、守护家园的坚固堤坝。(吴江海 潘 成 武长鹏)

(责编:黄艳、关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