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安徽六安:全国果商齐聚,这里脆桃何以抢“鲜”

胡雨松 陈若天
2024年06月10日15:07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进入六月,随着本地脆桃陆续上市,老刘觉得眼前这座农贸市场越来越大了。

老刘名叫刘大成,是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大圣脆桃交易中心的负责人。自5月23日交易中心迎来“脆桃季”,老刘每天在摊位之间跑来跑去,一边指挥桃农卸桃,一边安排桃商装车,忙起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后来,老刘索性不跑了,骑着电瓶车在市场里穿梭,“交易中心别看就这么点大,我这个年纪一天走下来,还真有点吃不消。”

桃农将脆桃拉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桃农将脆桃拉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论面积,大圣脆桃交易中心仅有4000余平方米,在农贸市场里算是“小不点”,但5月下旬以来,这里却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果商。

他们都是来收桃的。

6000万斤好桃销全国

“我来金安收脆桃足有7年,这次计划待到7月份再回去。”江菊英来自福建南平,是个跑全国卖全国的果商,每年5月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脆桃交易中心,直接从桃农手中收购新鲜脆桃,上午分拣、打包,下午发车。速度快的话,隔天这批脆桃就能出现在南平农贸市场,“看中金安桃子上市时间早,比福建能早上半个月!”江菊英说。

金安脆桃“早、脆、甜”。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金安脆桃“早、脆、甜”。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六安市金安区地处江淮分水岭,南部丘陵绵延,土质贫瘠、易旱缺水,不适宜粮食生产,但岭上光线充足,昼夜温差大,却十分利于果树生长,当地脆桃色泽鲜艳、口味甘甜,受到全国各地市场认可。当地也抓住机遇,打响“金安脆桃”品牌,引导桃农种好桃。经过十多年发展,金安区南部11个乡镇桃林遍地,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量达到20万吨,年销售产值可达16亿元。

老刘也曾是桃农中的一员。2016年,眼瞅着脆桃交易日渐红火,在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有着多年种桃卖桃经验的老刘建起了大圣脆桃交易中心,也从一线桃农变成了桃农与果商之间的“红娘”。

“咱们当地脆桃口感好,加上政府支持,给了我办好市场底气,想着把市场经营好给老乡多谋福利。”老刘介绍,自脆桃上市以来,每日天刚蒙蒙亮,就有桃农拉着脆桃到市场进行交易,经分拣装箱后发往新疆、山东、北京、福建等地,“今年是产桃大年,光我们市场交易总量预计能达到6000万斤以上,品相好的黄桃收购价都能卖到每斤5块钱,桃农都能增收。”老刘高兴地说。

除了自家种桃卖桃,周边近200名村民还趁着农闲来交易市场打起零工,“上午7点开始工作,下午2点就结束,还管中午一顿饭。”李乃琼是张店镇柽树庵村村民,最近被邻居喊来一起在市场里做脆桃分拣工,每天至少领120元工资,而搬运工工资甚至超过一天500元。“不同品种脆桃上市时间不同,今年市场旺季预计要持续到6月下旬。”刘大成说。

做精做新,桃林结出“致富果”

走进椿树镇桃花园生态农业公司仓库,阵阵桃香扑面而来,李雪坐在小马扎上,仔细地从筐里挑出几颗黄桃,套上防护袋,又小心翼翼码进礼品盒里。

3天前,一场直播销售给公司带来7000份“金安脆桃”订单,让李雪有些忙不过来。

桃农在果园摘桃。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桃农在果园摘桃。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同样是脆桃,为何六安金安地区可以提前半个多月上市,而且口感上还不打折扣?这与六安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更离不开“种桃人”的创新加持。根据市场需求,金安区农技推广中心就专门研究过早熟的黄桃品种,为当地桃农推荐了十几种桃品种,让金安脆桃以“早、脆、甜”保持市场优势,配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加持,金安脆桃在同纬度地区、同一市场都能保持领先地位。

算上父辈,李雪家种桃有二十多年历史,是当地最早开始种桃的农民之一。“现在种桃卖桃跟二十多年前比,变化太大。”李雪介绍,单从品种来说,果园根据种植经验,选育不同时间上市的脆桃、蟠桃、黄桃,保证整个夏天一直有收成。

而种植技术的革新,也让棵棵桃树吃上“细粮”。通过气象部门建立的监测网络,桃农可以实时获取气温、湿度、雨量等关键参数,做出相应决策,最大程度优化脆桃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在当地农业部门指导下,果园还装上滴灌管网,确保桃树即使在干旱时节也能“吃饱吃好”。

果园里结出的贝贝南瓜。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果园里结出的贝贝南瓜。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颗颗脆桃挂满枝头,果园里林下套种的贝贝南瓜也迎来收获季。根据市场需求,桃园每年都需要更新一部分桃树品种,而桃树要等待三年才能挂果,在等待期内,金安区不少桃农都选择在桃园里套种贝贝南瓜。“去年我们套种了60亩贝贝南瓜,平均一亩地收成能有5000斤,还有专人收购,今年又是大丰收。”李雪笑着说。

(责编:欧恺、韩震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