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江淮丨庐江:“农村路”美了 “旅游饭”香了【3】

人民网合肥5月31日电(记者周坤、张俊)人间最美五月天,驱车环绕“庐南川藏线”,只见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串起了一个个散落在山间湖畔的美丽乡村,编织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一幅生动美丽的锦绣画卷,流动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的绿水青山间。
“庐南川藏线”位于庐江县南部,全长约120公里,有着“九曲十八景”的美誉,串联矾山、龙桥、泥河、罗河等4镇14村,路景相映,山水相连,是庐江县重点打造推出的精品旅游线路。
“快来给我拍一张,这里可是网红打卡点!”5月28日,趁着晴好天气,一群合肥游客在“庐南川藏线”的六道弯观景台上合影留念。
六道弯是“庐南川藏线”的精华路段,在这里可以远眺群峦叠嶂,近看蜿蜒公路,宛如一条彩带将沿途的景点串点成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纵情于山水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和乡村闲暇的时光。
眼下,随着庐江县以“交通+旅游”“交通+产业”“交通+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村旅游公路,山清水秀的“生态道”,正逐步变成兴业富民的“产业道”。
在庐江县龙桥镇安定村,丰富的毛竹资源是当地百姓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在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村里只有一条土路,外面的人很少来,山里的冬笋、山茶花、葛根粉等“宝贝”,也卖不出去。
龙桥镇安定村党委书记张海芳说,以前从家到县城要2个多小时。“从家走到马路上半个小时,再搭三轮车到黄屯半个小时,从黄屯到庐江县城的大巴也要一个小时。”
2023年,庐江县以推动建设“四好农村路”为抓手,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公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提升道路规格与安全性的同时,修缮扩建,联通了更多的乡镇村落,建设“庐南川藏线”,使原有村路焕然一新,成为一条利民致富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成为张海芳最直观的感受。
“庐南川藏线”开通后,村里的毛竹再也不愁卖不出去,过去的毛竹加工作坊,变成了竹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了竹器加工厂。不仅带动当地村民就业,一年还给村集体经济增加了28万元。
这个春天,挖冬笋、尝土菜的游客络绎不绝,过去默默无名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为周边城市居民追逐自然的旅游目的地。
“路通了,人干活更有劲了!”张海芳说,现在她和村民们一起商量,准备进一步发展文旅产业,把游客引进来、留下来,体验吃、住、游、玩一条龙服务。“这'旅游饭',吃着真香!”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