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安徽省天长市向第四批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

2024年05月28日09:2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5月24日,安徽省天长市文化和旅游局在该市万寿镇汊河非遗小镇,向第四批27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

天长市向第四批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高美玉摄

天长市向第四批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高美玉摄

天长市地处安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境内文化遗产丰富,胜景众多,有文字可参考的历史有2500多年。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征集非遗项目,着力在彰显文化个性、提升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目前,已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5项,其中:省级3项、滁州市级9项、县级93项。天官画、孝文化等省级非遗项目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为了深入挖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价值,该市文化部门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开展文化项目保护、传统工艺创新和传承人培养工作,打造特色作坊、传统街区等,增强非物质文化体验性,推动非物质文化与生态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同时,认真组织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活动,在重要节日、节点组织非遗商家、产品展销,深受群众喜爱。通过举办文化节、非遗展演等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3月,天长市开展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个人申请、基层文化站推荐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27人脱颖而出。

据了解,这批传承人社会公认度高、代表性强、传承业绩显著,共涉及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民俗、民间文学等5个门类、27个传承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智慧,是独具特色的宝贵财富。”天长市文化馆馆长宰银国介绍,该市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普查申报为基础,以培训提高为抓手,以宣传展示为载体,以传承发展为目标,有力推进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何玲玲 王万朝)

(责编:范晓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