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得好丨安徽六安:一条留言化解3000居民“买菜难”
“刘师傅,钱我转你噢!”
“收到了,现在你扫码我就能收到!”
4月12日上午9点半,市民买菜高峰期结束,肉铺商贩刘俊终于能歇息片刻,悠闲地在摊位上刷起短视频。
“现在咱们菜市场信号好多了,顾客扫码付款不用等,我闲下来还能看看视频。”指着摊位前高悬着的信号放大器,刘俊竖起大拇指,“反映没两天,信号放大器就装好了,网速再也没出过问题。”
在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东城农贸大市场是规模最大、农贸产品种类最齐全的菜市场之一。随着周边小区入住率提升,这座2014年投入运营的菜市场,生意也越发红火,每日客流量能达到3000人以上。
然而,不少商贩发现,近两年菜市场内手机网速似乎越来越慢,特别是早间客流高峰期,顾客付款时,总要捧着手机在摊位前鼓捣很久,眼瞅着手机屏幕上“正在加载”符号不断闪动,可就是付不了款,顾客和摊贩都只能干着急。“有些顾客扫完码,跑到菜市场门口有信号的地方付完钱,再拿着手机回来给我看。”想起一年前经营时的窘境,刘俊哭笑不得。
“去年5月,金安区‘民声呼应’平台收到一条人民网网友留言,据网友反映,东城农贸大市场内手机信号差,经常出现付款失败的情况。”金安区督查考核室效能建设股工作人员谢成伟介绍,收到留言后,督查考核室立即安排专人到菜市场进行调研。
网友留言及办理状况。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确认网友反映问题属实后,工作人员当即对市场内所有区域进行全覆盖排查,对信号弱的区域逐一登记。经排查,菜市场内有40多户商户反映有不同程度的信号故障问题。作为属地政府的金安区望城街道也联系多家通信公司,经过反复论证后,最终决定在菜市场内增设20个信号放大器,并在2天内安装完成,有效解决菜市场网速慢问题。
从反映到解决,不过短短48小时。高效率背后,离不开安徽省“民声呼应”平台和六安市“民呼快应”群众诉求办理机制发挥的作用。2023年3月以来,安徽省创办“民声呼应”载体,构建“省级总统揽、广泛集民声、快速解难题、跟踪抓督办、源头大治理”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机制。在安徽省委的示范带动下,六安市健全“民呼快应”群众诉求办理机制,系统解决群众身边有感的关键小事,为东城农贸大市场提升网速,就是其中之一。
“‘民声呼应’平台要求,在解决具体问题同时,还要对同类型事件进行摸排解决。”谢成伟介绍,东城农贸大市场信号差背后成因复杂,一方面是运营商当初未能合理安排信号覆盖,另一方面群众消费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对手机网络信号使用需求日益增加,根据研判,此类“小问题”却具有一定代表性。
为了实现对该问题的“举一反三”,在金安区督查考核室牵头下,金安区开展了一次公共区域通信信号问题排查,发现87个类似问题并形成问题清单。2024年以来,在与各运营商协调下,金安区正分步开展信号问题整治工作,现已通过加装设备补齐信号覆盖短板48个,纳入新规划基站工作计划27个。
“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这既是安徽省“民声呼应”机制提出的工作要求,更是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切实需要。六安市“民呼快应”平台通过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12345热线等渠道筛选群众高度关注、反映集中、涉切身利益的典型问题,收集多个民意表达渠道信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从一件事推广到一类事,推动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民呼快应”工作平台体系,六安市常态化梳理筛选群众反映集中、社会关注度高、易形成舆情、涉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等问题,每周编印《六安民呼快应》报送市级负责同志以快受理、快核查、快处置、快整改、快反馈、快回访“六快”机制,实现线上交办、全程督办、件件回访、闭环管理,推动问题快速有效解决。在“民呼快应”工作机制引领下,该市包括企业诉求、民生保障、安全隐患、物业管理等领域的群众合理诉求办理得到了全面提速。
“‘民声呼应’平台为快速解决群众诉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机制,推动民生问题从被动处理转向源头化解。”六安市委督查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针对群众在“民声呼应”平台反映较为集中的医保社保办理、农村供水安全、小区环卫管护等10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六安市正开展常态化民生领域问题“小切口”专项整治,力争通过解决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让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