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政在行动

合肥以生态“智治”护碧水蓝天

2024年02月20日08:55 | 来源:安徽日报
小字号

  去年以来,合肥市围绕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搭建生态环境智慧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去年1月至10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4%,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去年前三季度,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等40余个已监测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100%。

  监测更完备,搭建实时、实景的数字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合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相对完善的天地空一体化立体生态环境监测网,充分发挥“电子哨兵”技术支撑作用。其中,水环境方面,建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点178个,覆盖全市主要河流、湖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已形成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水质监测体系;在环巢湖重点河流设置283个视频监控点,并将卫星遥感技术与水华遥感监测、黑臭水体监测等场景相结合,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大气环境方面,全市已建成2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133个大气小型标准站,226个秸秆禁烧高空远程视频监控点等。辐射环境方面,在全省率先建成放射源在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搭建放射源在线监管平台,包含37套辐射剂量在线监测设备,覆盖24家重点核技术应用单位,实现254枚Ⅳ、Ⅴ类放射源在线监测。

  管理更有力,搭建联通、联动的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合肥市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实现所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全面接入”、监控画面“一屏集成”。横向推动环境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共享交换,无缝对接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接入工地扬尘、雨污管网、气象信息、城市空间信息等相关数据,打破“数据孤岛”。目前接入中心各类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近40个,对接巢湖管理局、城乡建设局、水务局等部门共享数据,总接入量达21亿条,做到海量、多源、异构的环境数据纵横贯通。

  应用更深入,搭建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智慧化场景应用体系。建立巢湖水环境智能决策模型体系,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河道远期水质改善的场景预测模拟以及突发性污染事件模拟,对断面水质、污染负荷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实现水质智能实时监控和预警。构建“慧”治藻应用场景,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整合多部门各类数据,实现对巢湖蓝藻水华的预警预报,精准管控其变化趋势。构建“天地空”一体化大气环境计算模型体系,通过建设人工智能预报模型、污染特征分析模型、机动车排放业务指标模型、大气环境评价分析模型,对全市大气质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提升大气污染防控预警能力,推进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

  该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紧紧围绕合肥市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数字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环境科学决策评估,运用数字化治理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许蓓蓓)

  ·编后·

  合肥市借助科技创新优势,将先进的科创成果和技术手段运用到生态治理中,具体实践中坚持全局观、系统观,下好生态“智治”一盘棋,聚焦监测、管理、应用多个环节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

(责编:黄艳、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