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利辛:创新“三不”改革提升工作效能

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创新推进“三不”改革,即“状态不放假、问题不放过、责任不放下”,持续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工作效能。
“状态不放假”激发“干劲”
利辛县以“状态不放假”的干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用全局性、系统性思维对待工作,营造良好干事环境,大力激发干事热情。
利辛县一方面鼓励各单位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信息化办公水平,确保各项工作24小时不断档、全天候服务不停歇,常态化推进各项工作。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时刻不能放松。为筑牢食品安全屏障,2023年,利辛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灵活运用“食安包保”小程序、“辛食安”等平台,建成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数据中心,实现一“屏”24小时有效监管,切实提高监管效率,2023年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6800个,实现全年网上监管不放假。
“不放假”的不仅是市场监管部门,还有其他服务群众的职能单位。为协同高效推进文明创建、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等各项工作,2023年5月,利辛县在城市建成区创新施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变创建为“常态化”“天天见”。
依托智慧化城管平台,利辛县城市管理局搭建“一库、一平台、多应用”城市管理信息化体系,助力城市管理工作向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方向迈进。
在“状态不放假”的干事氛围影响下,利辛县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
“问题不放过”激发“冲劲”
要提升工作质效,不仅需要时时在状态的“干劲”,也需要遇到问题迎难而上的“冲劲”。利辛县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秉承“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生态环境治理是场持久战,2023年,亳州市利辛县生态环境分局坚持“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原则,自查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共776个,治理农村黑臭水体373条,西淝河、茨淮新河4个国考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达到100%。
为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米,利辛县医疗保障局创新机制延伸服务,建立“县、乡镇、村(社区)、组(网格)”四级组织架构,打造“医保+网格员”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医保政策解读30批次、107项,经宣传平台、网格员、城乡居民累计转发超2200万人次。
为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利辛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一步简化企业办事流程,优化审批环节,缩减办理时限,将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75个工作日压缩至46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投资类审批时限由原来的70个工作日压缩至36个工作日以内,工业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40个工作日压缩至19个工作日以内。
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利辛县广大党员干部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锻炼队伍,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责任不放下”激发“韧劲”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利辛县委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让“责任不放下”激发“韧劲”,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在全县蔚然成风。
2023年以来,利辛县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城市网格化管理、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赛道,提拔重用干部163名,让敢于担当的干部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一线脱颖而出。
同时,2023年,利辛县还紧盯“虚、躲、冷、粗、假”“六重六轻”等作风顽瘴痼疾,让不担当者受到惩戒。印发《关于推深抓实“六不”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深化“一改两为”提升效能工作的实施方案》,共查办“六不”相关问题60件107人,处分71人,通报“六不”问题典型案例12期27起41人,督促全县各单位党委(党组)查摆并整改问题201个。
安全生产领域,2023年利辛县立案53起,立案处罚危险化学品违法行为7起,查处烟花爆竹违法行为38起,其他违法违规行为10起,全县共排查整治一般隐患4.3万处。食品安全领域,2023年利辛县完成普通食品抽检1480组,食用农产品抽检1015组,办理食品类案件591件,并于春季、秋季开学期间对全县500多家学校食堂(托幼机构食堂)进行全覆盖检查两轮,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不”改革推行以来,利辛县党员干部精神面貌有了积极变化,干部状态更加昂扬向上、问题导向更加鲜明有力、责任担当更加积极主动,激发了工作热情、凝聚了发展合力,全县多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李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