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为“知”护航 点“识”成金

人民网滁州1月18日电(记者周坤)翻开安徽省天长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3年的荣誉时,排在第一位的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
天长市为何如此看重这项荣誉?
“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名单,天长为滁州市唯一入选。”天长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葛义林说道。
为什么是天长?葛义林脱口而出三组数据。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天长市申请商标4902件,注册商标3184件,有效注册商标19375件,均位居安徽省县级第一;
截至2023年11月,天长市发明授权360件,有效发明量达2345件,均位居安徽省县级第二;
2023年,天长市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2笔,金额达5.147亿元,位居安徽省县级前三。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促进知识产权发展就是促进创新。葛义林表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022年8月19日,天长市市场监管局接举报线索,天长市某汽摩配件有限公司生产头盔时,违法使用“雅迪”注册商标。
经查,当事人确实存在生产侵犯“雅迪”注册商标专用权产品的行为,对其作出罚款30000元的行政处罚。
但此后,经多次催告,该公司仍然拒不履行。于是在去年,天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并对该公司作出了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决定,成为滁州市首例知识产权领域的“列严”惩戒。
这是天长市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缩影。
“让恒产者有恒心。”葛义林称,经营主体的信心和市场机制的效率,根本在于对产权的保护和对契约的尊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加强对创新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也成为地方营商环境的一张“金名片”。
但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唱“独角戏”,必须全社会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奏响“合奏曲”。
为了更加便捷、高效保护知识产权,天长市构建公安、司法、市场、文旅、检察等部门协同联动衔接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跨部门保护机制,行刑衔接执法协作常态化。
据统计,2023年,天长市共破获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案件5起,涉案金额达100万元。同时,办结专利侵权纠纷裁决案件4件,专利纠纷行政调解案件1件,商标案件33件,版权案件4件,罚款40.83万元。
此外,天长市作为共同发起人,与全国153个县(市、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共同签订了《县域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协作协议》,并且推荐天康集团加入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涉外保护联盟。
随着措施不断加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正通过知识产权运用发挥更大价值,也为天长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夯实了“稳”的基础,也积蓄了更多“进”的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