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记
老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记录本”,承载时代记忆,蕴藏着地域文化的灵魂。芜湖有文字记录的历史2500多年,2500多年的发展史,也是2500多年的建筑史。作为社会生活和科技艺术载体的建筑,被2500多年的时间、风雨、兵燹改写,发生在建筑里的沧海桑田,建筑本身的沧海桑田,更多封存进泛黄的册页里。当文化建设成为一道时代命题,它们的倾圮触目惊心。
荒芜在时间深处的废墟,是无法弥补的遗憾;自然风化或因随意使用、肆意搭建导致的破坏,亟须腾空置换、保护修缮。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芜湖走了很多年。
20世纪80年代开始,芜湖着手老建筑修复;2012年,明确推出“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发掘整理百年以上建筑遗存,分批保护、修缮、开发、利用;2021年,芜湖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继续要求:“保护和利用好古建筑,启动芜湖古城二期建设,系统实施‘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挖掘西式古建筑和古街的文化内涵,激活‘芜湖记忆’。”2023年,芜湖公布《芜湖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第一、二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
作为长江流域著名的传统商埠、历史古城,芜湖有一批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建筑,主要包括西洋风格建筑、徽派风格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等。达到文物保护单位认定标准的文物建筑8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有保护价值但没有达到文保单位认定标准的历史建筑43处;此外还有县级文保单位117处。借助上级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实施、芜湖古城改造等项目推动,芜湖主要文物建筑的修复利用率已超过50%。
对老建筑的重视,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文化深度,也展现出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和文化情怀。
晨曦·老芜湖海关大楼
早晨在十里江湾公园步道慢跑或遛一圈,已经成为一些芜湖人的习惯。步道北端矗立着一座标志性建筑——老芜湖海关大楼,朝阳将金色的光芒镀上大楼赭红色身影,这座百年前的西洋风格建筑,呈现出芜湖人熟悉的油画质感。
大楼最佳观景点在二层。西面可见浩浩江流不息奔涌;东面是草木环绕的江岸小广场,晨练的人匆匆跑过,大妈们在音乐声中起舞,这一幕芜湖人司空见惯。
还记得20多年前,作为报纸编辑,我曾走进海关大楼,找长江航道处航标段的一位作者。一楼显然是生活用房,被切割成数个家庭小区域,拥挤嘈杂。踩着吱嘎作响的木楼梯到二楼办公区,楼道昏暗,地板斑驳,墙壁上到处是灰尘、水渍和涂鸦。作者是位中年人,他拎着铁壳水瓶“咚咚咚”下楼去打开水,他家就住一楼。
1876年,《烟台条约》签订,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设立海关对外开埠。长江巨埠的天然优势加持,贸易迅速发展,原来租住的民房无法满足办公需要,1916年海关大楼动工修建,1919年投入使用。从《芜湖旧海关房产地盘图》可见,如今的海关大楼是关廨,即办公楼,占地面积497平方米,坐东朝西,由两层主楼五层塔楼组成,欧洲新古典主义外廊式建筑风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近代海关建筑。还曾建有巡江勤务房、未婚关员宿舍、已婚检货员宿舍、码头房、水手卧房、堆栈、足球场等,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现已不存。
芜湖海关于1938年闭关。1946年裁撤。1949年后大楼归长江芜湖航道处使用,直到2004年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保单位。其后,又经历了几次变更,产权现归属大楼所在地芜湖市镜湖区政府。作为第一批实施“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的建筑,大楼内部逐步腾空,外部搭建拆除,进行局部维修。2019年老芜湖海关大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单位。今年4月启动整体维修,8月维修结束,经文保部门验收合格。
修复后的大楼沧桑中弥漫出重生的气息。外立面风化砖块已置换。屋顶进行了翻新,红色瓦楞铁皮替换成红色钢瓦,外观如昔,更坚固防雨。地板修补打蜡,墙壁出新,蒙尘积垢的老式壁炉被清理出来,年代感十足。很多地方变了,似乎又没有变。我在楼里盘桓,从一个窗口到另一个窗口,从一扇门到另一扇门,感受着时间的流动和静止。
现在的老芜湖海关大楼成为十里江湾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新的时代故事里。
芜湖市文保中心主任汪天友说,修复老建筑,一方面是保持或者通过修缮恢复建筑的原貌,另一方面要让建筑在开发利用中找到最为适合的定位。解决作为遗产的建筑“昨天、今天、明天”的系统问题,考虑“保护”“利用”“延续”的平衡。市文物部门会同镜湖区政府创意推进大楼开放。一楼定位城市文化客厅,兼具城市书房、人文会客厅、临展、露天休闲等功能。二楼作为公益型博物馆、近代开埠史馆,兼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
老芜湖海关大楼是芜湖西洋风格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例。开埠后,英法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进入芜湖,建造了一批西洋风格建筑,包括行政办公、宗教、学校、医院、商贸等共21处38栋建筑,已核定公布为文保单位29栋,根据《芜湖市主城区优秀文物建筑分布示意图》显示,主要位于范罗山、雨耕山等滨江沿线,是目前安徽省保存最多、体量最大、规格最全、最具典型的西洋风格文物建筑群。
“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旨在保护和利用百年以上建筑遗存,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市民对城市的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国保单位英驻芜领事官邸和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均位于雨耕山,经芜湖市政府批准,由芜湖市雨耕山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打造中国雨耕山酒文化创意产业园。经过对两座建筑历时2年多的修缮,于2014年建成开放。
范罗山上同为国保单位的英驻芜领事署、洋员帮办楼、总税务司公所旧址定位为芜湖城市国际客厅,正在进行整体打造。另一座国保单位芜湖圣母院旧址从1951年作为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64年,2015年第一人民医院搬迁,2021年芜湖圣母院旧址整体进行维修,今年已通过竣工验收,定位为芜湖城市医养创新中心。
芜湖的西洋风格建筑打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保留了数代芜湖人的生活痕迹,是城市历史背景的一部分。修复计划连点成线,将时间和记忆留存下来。
午后·皖江中学堂
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位于芜湖市中心大赭山下。顺着后山林间小路拾级而上,落叶满阶,在脚下簌簌作响。入冬后的芜湖,轻寒里渐渐金黄赭红。
山顶坐落着安师大音乐学院,乐声阵阵,学生们的身影掩映在树影婆娑中。驻足半山腰,一栋白墙黛瓦的徽派风格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修缮后的皖江中学堂,即省立第五中学。
推开铁栅门,抬头可见匾额上“皖江中学堂”五个烫金大字。整座建筑依山而建,虽是平房,却疏朗恢宏。坚实的廊柱、雅致的拱门、镂空的窗户,按照原来的建筑风格修缮一新,庄重中透着古色古香。原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高级建筑师葛立三介绍,现存校舍是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四进建筑,建筑风格延续,文化脉络清晰,不失为一组优秀的近代教育建筑群。
我曾多次路过皖江中学堂旧址,2021年《芜湖日报》策划“红色足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报道,更是数次走进这座“芜湖近代革命人才的摇篮”采访。记忆中外墙爬满藤蔓,屋顶小瓦覆盖积年的残枝枯叶,柱、窗木结构腐朽断裂,地面坑洼,内墙石灰剥落,露出青砖,甚至有墙体倾斜。里面有人居住、进出,几只花猫懒洋洋躺在门口。草木无言,昔日的峥嵘岁月仿佛如烟散去。
皖江中学堂前身是始建于1765年的中江书院。芜湖是安徽革命运动的策源地之一,近代以来,文人聚集,文化兴盛,思想活跃,以芜湖为中心的“皖江文化圈”迅速拓展,也就有了以“皖江”为名的建筑、活动。1903年中江书院更名皖江中学堂,开芜湖官办中学之先。1914年更名省立第五中学,是安徽省开办最早的省立中学之一。
作为中国早期新文化运动萌发地,这座看上去并不煊赫的老房子曾经与一些重要人物产生交集。1904年陈独秀来芜湖从事革命活动,曾执教于此,教育家严复1905年担任皖江中学堂监督(即校长),刘希平、高语罕等也曾在此任教,蒋光慈、吴组缃等曾在此就读,恽代英曾来此演讲。皖江中学堂一度被誉为“安徽的北大”。
1949年省立第五中学更名芜湖市立中学,1952年更名安徽省芜湖第一中学。1953年,一中迁走,原址移交安师大管理,后成为员工宿舍。日晒雨淋、烟熏火燎,这座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老建筑渐趋破败,隐患丛生。
2005年,芜湖市政府公布皖江中学堂暨省立第五中学旧址为市保单位,2019年省政府公布为省保单位。为消除安全隐患,促进革命文物保护,2020年,皖江中学堂内居住多年的住户陆续迁出。由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安徽师范大学等出资,修缮工程于2021年动工,历时一年完工。
在冬日暖阳下,午后寂静里,廊柱和窗棂仿佛还散发着木香,遥想百年前这里书声琅琅、人影憧憧,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穿过岁月风雨再一次被更新、凝铸。
因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芜湖工商业发达,建有一批打着近现代社会经济深刻烙印的建筑。1897年,民族工业家章维藩依托芜湖米市创办益新公司,从事面粉加工,标志着安徽近代工业的萌芽。厂房建在青弋江畔大砻坊,占地面积293平方米,还建有库房等其他辅助用房,总体属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厂房一直使用到1994年,因老化闲置,其他辅助用房已拆毁。2012年益新面粉厂旧址被芜湖市政府公布为市保单位,2013年启动保护与利用工程,大砻坊科技文化园应运而生。整个园区以益新面粉厂旧址为核心,按当年面貌原址重建库房等其他6幢建筑。
园区现入驻企业80余户,形成以工业设计、互联网信息、生物医药、数字创意为主的新业态。芜湖近代工业出发点的益新面粉厂,又站在了新时代的创业起点上。
今年6月9日,芜湖市举行“老船厂·智慧港”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以芜湖保存最完整的现代工业遗址之一芜湖造船厂为核心,由国企芜湖滨江文旅公司负责开发建设芜湖百年船舶工业历史珍藏馆和文创产业园,同步启动主城区自然历史文化节点更新改造。
作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芜湖有价值有意义的近现代建筑留存丰富,不同时期的老建筑以饱经风雨的沧桑与坚韧,见证着时代履痕,它们的开发利用,是馈赠给当代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财富。
夜色·芜湖古城
夜色,在芜湖古城里被灯光和人影稀释,周末舞台锣鼓二胡铿锵婉转。仿佛倏忽之间,这里从杯盘草草灯火可亲的居家变成熙熙攘攘酒暖灯红的闹市。
漫步芜湖古城,蛰伏的记忆清晰起来。2008年初夏,我走进改造前最后的古城,采访84岁的李世珍老人。古城拥挤混乱,青石板路被两边民居蚕食成逼仄的一条,封火墙和雕花屋檐残缺黯淡,随处可见破损和坍塌。儒林街尽头,高大的木门只剩门框,李世珍一个人守着空宅,守着断砖残瓦和积年尘垢。从寄居舅父家的外甥女,到舅父的小儿媳,到母亲、奶奶,李世珍在这里住了77年。现在老一辈不在了,小一辈搬走了,有的去了外地,留在芜湖的也在古城外安家。“他们嫌这里太破,一下雨到处漏,每天要倒马桶,出租车都开不进来。”老人说。
古城的凋敝像一场狂欢后遗留下满地狼藉。
作为芜湖城脉、商脉、文脉发源地,芜湖古城北宋时期奠定北朝、南市、东庙、西居城市模式,逐渐发展为芜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开埠,市区向外延伸至青弋江南和长江沿线,芜湖古城逐步淡出主城区位置。
随着古城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老房子隐患迭出,社会上下呼吁改造之声越来越强烈。市委、市政府几经筹划,2008年芜湖市古城改造项目办公室牵头启动古城改造,之前之后,先后有2003年、2012年、2014年、2018年数个规划版本,可谓筚路蓝缕。
作为长江南建制完整的一座城央古城,芜湖古城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古城改造专家组成员、芜湖籍著名美术家应天齐坚持:“复建、重建、保护、再生就是古城改造的原则,保护原有的建筑,创造新的元素,但要根据古城文化的元素和历史的沿革来进行创造。”对于芜湖人来说,古城改造既不是推倒重建,也不是修旧如旧,而是在修复的同时保存芜湖记忆、传承芜湖文脉。黄山文旅2014年对接古城项目,按照原来的街巷肌理,以“一城两街六区十景”的规划,在原址复建423亩的芜湖古城。
根据《芜湖市主城区优秀文物建筑分布示意图》显示,古城片区花街、薪市街、南门湾、南正街和东内街、萧家巷、儒林街两条历史文化街区,56处文物建筑。
黄山文旅芜湖古城负责人李加一说,为了尽量保留古城风貌,黄山文旅邀请资深建筑专家,在全国各地找寻古建材料,召集上百位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按照原来建制进行修复,保存下76栋集合了明末、清初、民国多种风格的老建筑。目前主街上老建筑已出租。远离主街的老建筑,李加一介绍正在着手引进高端民宿、大师工作室等相对安静的业态,充分保留老建筑形态。
从当年5000多户住户一一迁出,到现在近300家商家一一引进,同时一座又一座老芜湖人记忆中的建筑涅槃而出,唤醒人们心中遥远的回忆。
位于古城东南隅的文庙,初建于北宋,屡建屡毁,正殿大成殿是省保单位,由市重点办负责修缮。修缮已至尾声,飞扬的尘埃落定后,大成殿静默神秘凝重,它是芜湖人心中地域文化高地。
文庙附近重建了古城政治活动中心衙署。芜湖衙署始建于北宋,沿用至清代,早已坍塌废弃,但是衙署前门保留至今,是省保单位。旁边原址再建城隍庙。芜湖城隍庙始建于239年,是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城隍庙,故有“芜湖城隍,天下第一”之称。我还记得2008年大雪,老城隍庙屋檐被压垮,半挂下来,香炉倾覆,香灰洒在白雪上异常醒目。
这三处建筑计划2024年春节前后修复完成,向公众开放。昔日的芜湖古城,一应社会生活包括宗教风俗建筑俱全,今天的古城,通过修旧如旧和建新如故,正在一步步完成芜湖人的心理溯源。
占川书局是古城网红打卡点,夜色中依然有人在门口拍照。书局前身是薪市街上一座百年老建筑,即老芜湖人口中的清末官府。2018年初,清末官府最后一批住户迁走,经过3年修缮,2021年芜湖市第一家民营芜湖书房·占川书局对外开放。书香在老建筑中沉淀,在古城中绵延。
修复,在修缮,也在复活,通过当下转化“活”起来,承载城市更多的发展与可能,成为文化软实力。芜湖古城2020年12月31日正式开放,2022年全年客流量600万人次,今年已实现客流量800万人次。芜湖古城,是老芜湖人心中解不开的情结,也正在成为新芜湖人探寻芜湖历史、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地方。
夜色弥漫,从老建筑影影绰绰的剪影里,感受沿着时间脉络涌来的记忆。这个曾经芜湖的核心,我确信,依然是芜湖历史文化的根基所在,依然流动着老芜湖的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老城区里,一街一巷都可能承载着历史;老建筑中,一砖一瓦都可能写满了故事。一旦损毁,建筑本身及其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不复存在,与之连接的乡愁乡韵、文化情感也将无所依附渐渐消失。修复,是捡拾记忆的碎片,拼接历史画卷,也是沿着时间上溯,清晰埋藏在风雨和岁月深处的草蛇灰线,抵达文化的源头和精神的原乡。
今年12月,包括老芜湖海关大楼在内的芜湖市12个文物保护项目获国保资金支持2937万元,再度为芜湖市的老建筑修复注入能量。建筑的命运,也折射出文化的命运。通过保护修缮建筑本体,恢复建筑生机和活力,深度挖掘建筑的时代价值,传承延续建筑的文化资源,走出可持续保护利用之路,实现老建筑与现代社会相融相生这一文化的时代使命。
人民城市建设步履不停,老建筑修复的每一步都是为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唤醒一砖一瓦,复苏百年千年。(记者 唐玉霞 田琦 付君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