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获殊荣,安徽长丰(双凤)经开区为什么能?

获评“2022-2023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最佳承接园区”、上榜“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且排名第17位、居安徽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评“30强”榜首……今年以来,安徽长丰(双凤)经开区收获累累硕果。
2023年,长丰(双凤)经开区迎来建区30周年,30年栉风沐雨,30年奋发拼搏,不但成长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工业化的主阵地,而且成为合肥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北部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斩获多项国家级“金字招牌”。
屡获殊荣,长丰(双凤)经开区为什么能?
安徽通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正开足马力生产。刘明俊摄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方阵,是支撑带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近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安徽省认定机构2023年认定报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予以公告,长丰(双凤)经开区50家企业榜上有名(含17家重新认定)。
位于长丰(双凤)经开区的安徽通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以新能源发电为发展主线的企业。
“因为我们的设备体积较大,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此前一直苦苦寻找合适的场地,几经辗转来到双凤经开区,为我们提供了20多亩的场地。”安徽通胜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星星介绍,公司刚搬入新厂房,预计这个月底正式投产,今年预计营收3亿左右,相信企业在双凤经开区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搭建孵化载体 助推产业升级
初冬季节,位于淮南北路与双凤路交口东北角的宇桥生态科技园内吊塔林立,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一期项目是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经进入了主体施工阶段,预计2026年2月正式竣工。”宇桥生态科技园项目一期负责人李小毛介绍,一期项目围绕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智慧农业等主导产业,拟建设成集产业研发中心、总部办公、文创街区、智慧社区、人才公寓等功能为一体的新一代高端科技生态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空间载体和配套服务。
“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助推地区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促进合肥北部战新产业集聚。”长丰(双凤)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正在建设中的宇桥科技园一期。刘明俊摄
依托进博会 加强产业资源对接
今年进博会期间,“2022-2023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最佳承接园区”评选结果,安徽长丰(双凤)经开区等8家园区同获“最佳”称号。
据悉,该评选旨在促进国内园区进一步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利用进博会的国际化优势,加强与国内外产业资源对接,增进与长三角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互动和合作,扩大园区影响力,助力打造一批具备高度承载力、创新驱动力和示范效应的园区,前期共有长三角30余家国家和省市级产业园参加评选。
自进博会举办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每年都积极参加,并在园区组织供需座谈会、企业培训、专题调研等与进博会有关的对接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充分抓住进博会机遇,提高国际采购能力,开拓海外市场,提高自身产品的宣传度和美誉度,加强与更多国家的贸易往来,扩大产品出口。
依托进博会国内外企业合作交流机会,长丰(双凤)经开区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各板块的产业对接、企业对接、人才对接,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挖掘潜在合作伙伴,促成参展商、采购商及关联企业项目签约和订单落地。近年来,该园区已成功引进企业23个、项目11个,涉及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有力促进产业聚集和升级。
“这些荣誉的获得,既是褒奖,也是对开发区奋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的有力鞭策。”长丰(双凤)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秦传玉表示,未来将以创新激活动能,以改革赋能发展,朝着打造千亿园区、争创国家级经开区的目标奋进,实现“双凤”向更高处“展翅腾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