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探寻合肥一年新增30万经营主体背后的“三把密钥”

吕欢欢
2023年11月20日14:49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如果把市场经济比作广阔无边的海洋,那么谁将会首先感受到“海水”的温度?答案是一个个活跃其间的经营主体。

商海沉浮,冷暖自知——经营主体数量和质量的增减高低,直接体现了当地经济发展动力的强与弱。

过去一年,合肥实现了30万经营主体落户。这“吸睛”的数据背后,不仅是近年来合肥市良好的发展环境,更是市场监管等部门不断深化改革,以优质的政务服务,形成强大的“磁力场”,吸引着大家前来这片热土投资创业。

“经济发展了、市场活跃了,就需要更多市场经营主体,就像水多了需要更多的鱼,鱼多起来了水也更活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明表示。

密钥一:“添动力” 下好改革攻坚“先手棋”

经营主体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合肥市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大到投资兴业,小到办理审批,营商环境关系着每个经营主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合肥,办完一家企业的设立登记手续需要多长时间?合肥给出的最新速度是不到半个小时。

“本想来咨询下办理流程,没想到直接在自助机上完成申请就领到了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合肥市政务服务大厅商事登记窗口,市民张某前来询问办理营业执照事宜,最终在商事登记全业务自助一体机上进行线上申报,通过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系统进行自主申报、智能自动审批,不到半个小时就领到了营业执照。

市民张某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拿到营业执照。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市民张某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拿到营业执照。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事实上,上述场景在合肥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营商环境这个词,是由无数的细节堆积起来的。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内容嵌入政府工作各环节,在全省率先实现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开户、公积金开户、社保登记、医保登记等八个环节“一网通办”。

“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合肥更是大刀阔斧推进减事项、减材料、减证明,优化升级合肥首创的“智能审批”系统,实现由“智能”向“智慧”的转变。

2019年,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托合肥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通过流程再造、经营范围标准化、建立敏感词库、优化升级系统等探索建立了“无感化监管、高质量服务”的“合肥模式”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系统,实现企业登记自主申报、自行承诺、智能“秒批”。

2020年,在前期城区试点的基础上,实现合肥市企业登记“智能审批”全市全覆盖。同年,“智能审批,打造无人值守永不打烊政务服务新模式”被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评选为的十大“智慧监管”典型创新举措案例。

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陈明坦言,随着一项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出台,利于经营主体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越发充沛,创新创业的沃土正在合肥形成。

密钥二:“强赋能” 绘好知识产权“一张图”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发展,是合肥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曾经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以合肥某集成电路公司为例,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致力于为国内提升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制造能力贡献力量。

然而,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度集中、技术更新迭代快、亟须快速获权保护其创新成果,尽管该企业重视制程技术和新兴产业技术应用的科技研发,但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申请专利授权周期长、在市场博弈中发挥不了真正竞争优势的窘境。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合肥市知识产权中心主动“问需访惑”,采用“专人对接、骨干审查、质检保障”的工作框架精准服务该企业,助力其提交的在半导体设计、结构、制程、测试等技术方向的321件专利预审申请,能够享受到该中心专业、高效、保姆式预审服务。

其中,该企业已经有284件专利预审合格成功进入快速审查通道,并且已有209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授权率达94%,最快授权周期仅为33个工作日,使得企业快速形成了批量高价值专利组合,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转化前沿专利技术等积极效果彰显。

“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该企业为什么能够实现“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这背后有一个“知识产权中心”。

“我们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安徽省首个获批的合肥市知识产权中心,聚力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陈明向记者算了笔账,有了这个中心后,可以大幅缩短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至3个月以内,换作以前则需要20个月,较普通授权周期缩减85%以上,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推动知识产权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转变,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生态体系。

企业和产业要想“走出去”,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如此一来,该中心为实体经济注入了知识产权的强劲活力,纷至沓来落户合肥的企业不断盘活“知产”变成“资产”,全市知识产权创造活力进一步得到释放,城与企的双向奔赴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密钥三:“暖护航” 打好公平交易“主动仗”

经营主体数量越多,尤其是企业数量越多,这个城市的经济越活跃、发展越快。

特别当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如何打破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和企业垄断,合理高效监管,为经营主体松绑减负,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合肥市牵头协调成立商事制度改革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动态调整“一单两库”事项清单,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这也是合肥市对守信者“无事不扰”的又一实践。

三年来,合肥市分别将21.38万户次经营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244户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实施随机抽查企业9.23万户、部门联合抽查企业5.15万户,对守信者“一路绿灯”、对失信者“利剑高悬”的监管态势基本形成。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公平竞争政策进党校活动。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公平竞争政策进党校活动。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不仅如此,合肥市还动态完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支持经营主体创业发展六项清单》,通过准入审批“可容缺”、容错首违“免处罚”、信用扶持“快修复”,累计实施容缺审批8453件,免罚1143起、从轻或减轻处罚4848起,减免罚金1.04亿元;撤下处罚信息1202条、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246户次,惠及经营主体超6万户。

数字是抽象的,但这些抽象的数字背后是合肥市为经营主体发展保驾护航,亲情监管的结果,为更多经营主体在合肥“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提供制度支撑。

发力新赛道,冲刺新高地。伴随着合肥市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的组合拳不断推出,各类优质产业要素将会进一步聚集。“未来,将有更多的经营主体选择合肥,合肥经营主体将有望进一步增长。”陈明如是说。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