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贵池: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池州市贵池区各地各部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入践行“四下基层”,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形势、查摆问题、研究对策、推动落实,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坚持“四下基层”,走好群众路线
10月26日下午,池州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马胜利到主城区杏花村街道开展带案下访,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现场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接访中,马胜利认真倾听信访人的陈述和诉求,仔细查阅信访材料,详细了解信访事项的问题成因和来龙去脉,梳理分析问题症结,与属地街道及有关部门一道研究解决办法,并逐一给予明确回复。
10月27日下午,贵池区委常委会学习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集体赴园区召开现场办公会,实地研究分析、指导帮助园区平台解决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平天湖风景区、池州高新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贵池区船舶基地服务中心分别提出了需要区级层面帮助解决的重要事项,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张先卫就有关事项作了答复。
贵池区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助企惠客厅”领导坐班制度,结合“局长走流程”活动,组织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每月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开门接待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办事流程体验,领导干部主动走出机关、下到基层,倾听企业群众意见和呼声,切实有效地推进调查研究下基层、解决问题在当下。
聚焦群众诉求,回应民生期盼
为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效、全力解决群众“就医”需求,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设五个专业专病门诊,邀请了上海瑞金医院胸外科专家定期坐诊,为专病患者提供长期精细化管理和宣教;池州市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设夜间门诊,迎合就医需求,优化就医流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健康。
墩上街道聚力解决双河村河东组道路问题,通过居民议事会,票选决定将该村民组的道路(约长330米)进行拓宽平整,浇筑混凝土,并将河东桥因洪水冲毁的栏杆进行修复,在两处险段进行护坡并增设栏杆,以小改造带动交通安全大提升,切实回应百姓的民生期盼。
棠溪镇积极回应脱贫户、边缘户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由村“两委”干部协助贷款对象提供相关材料,同时与银行进行对接,对征信资料逐一审核把关,简化办理程序,为28户脱贫户、边缘户发放信贷资金138万元,所有贷款户贷户用,用于发展种养殖,有效解决民心之忧,推动帮扶方式向“造血式”转变,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
秋浦街道翠微社区结合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收集居民群众的改造需求,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建立“六类民生台账”(“微民生实事”台账、特殊家庭台账、矛盾纠纷台账、安全隐患台账、居民诉求台账、“社区暖心事”台账),目前已化解矛盾纠纷7件,排除安全隐患11件,解决居民诉求25件。
深化“暖民心”行动,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池区各地各部门深化十项暖民心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区委人才办近日联合区人社局、区文旅局共同举办“2023池州贵池‘十佳职场’创建大赛·直播带岗暨文旅惠才”线上招聘会,来自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的17家重点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化身“带岗主播”与主持人一起向社会求职人员推介优质就业岗位,当天3万余人在线观看,364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清风街道将全民健身纳入中心工作,充分挖掘辖区文体人才资源,与市操舞协会、区老体协等社会组织建立联系,动员优秀教练、专业老师和社会热心人士,从事义务健身辅导;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建立街道全民健身队12支、大小广场舞队24支,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11人,健身居民达到4000余人;同时加强阵地建设,初步实现小区“十分钟便民健身圈”全覆盖,逐步实现了群众体育资源共享。
牛头山镇通过新建、改造、整合资源等方式,建成老年食堂6所,累计提供就餐服务1600余人次,让老年群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舌尖上的幸福”,还建成8所镇村老年大学,开办了60多个教学班,招收学员超过1700余人次,为“银发族”幸福晚年加码。(贵池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