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暖民心故事丨安徽长丰:村里有支送餐队

2022年10月21日11:56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孟大爷,饭菜来了,今天吃红烧肉!”

话音刚落,一辆载着保温箱的电动三轮车停在了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义井社区89岁老人孟祥周的家门口。身着红马甲的送餐员李亚停稳三轮车,熟练地从箱子里捧出一盒饭菜递给老人。饭盒里,三菜一汤和白米饭还冒着热气。

长丰县义井镇志愿者出发为老人送餐。人民网 张俊摄

长丰县义井镇志愿者出发为老人送餐。人民网 张俊摄

孟老是一位独居老人,由于行动不便,吃饭成了他每天最头疼的事。尽管社区里成立了老年食堂,但来回一趟得6公里。“好在有爱心送餐队志愿者天天为我送饭,真是贴心!”提起来这事,孟老就感激不已。

送餐员李亚既是徐巷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从今年5月开始,她又有了个新身份——社区志愿服务送餐队的一员,她与几名同事一起,定期为30多名老人送饭。

“因为老年人吃饭比较早,所以我送餐的那天要5点钟起床,先到社区食堂打包好饭菜,再去送餐。来回一趟至少要一个半小时。到11点左右去送午饭,下午5点半出发去送晚饭,每天送餐路上的时间要四五个小时。”尽管忙碌,但看到老人期盼的眼神和发自内心的笑容,李亚觉得很值得。

“农村地区有不少孤寡、病残、空巢老人,每天吃饭都成问题。我们‘承包’了老人的一日三餐,为的就是让他们能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饭菜。”徐巷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苏娟介绍,今年5月,社区建起了社区食堂,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的送餐队伍,每天两人分两条路线为社区及周边重点老年群体提供助餐、送餐上门等服务。

长丰县义井镇志愿者为老人打中饭,准备送餐。人民网 张俊摄

长丰县义井镇志愿者为老人打中饭,准备送餐。人民网 张俊摄

临近中午,徐巷社区食堂内一派热火朝天,志愿者正忙着打包刚出锅的饭菜。

“今天是红烧肉、胡萝卜丝、茭瓜和西红柿鸡蛋汤,每天都是一荤两素一汤,菜都是当天买、当天烧。”在现场,人民网安徽频道注意到,社区食堂为老人送餐的餐盒都是专门定制的保温饭盒,每位老人都有两个,饭盒上写有老人名字。志愿者送餐时,将上一餐的餐盒收回,循环使用。

一日三餐,风雨无阻。即便是暴雨如注的恶劣天气,这支志愿送餐队也会准时将饭菜送达老人家中。

“我真没想到,下那么大的雨,他们都能按时给我把三顿饭送过来。”家住徐巷社区的甄长兰老人回忆道,今年夏天几场大雨时,看着志愿者们穿着湿透的雨衣端着饭盒走来,心里既心疼又感动。

志愿者每次都将三餐准时送到老人家中,风雨无阻。人民网 张俊摄

志愿者每次都将三餐准时送到老人家中,风雨无阻。人民网 张俊摄

在这支志愿服务送餐队里,除了陈苏娟、李亚等5名社区党员,还有不少志愿者的身影。

60岁的徐巷社区村民徐志林退休后闲赋在家,便主动报名加入了志愿送餐队伍,为村民提供送餐服务。“当开门后,看到老人接过饭盒时发自内心的笑容,退休后能发挥点余热,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谈及加入志愿服务送餐队的初衷,徐志林这样说。

每天都送,而且是三餐都送,老人们要花多少钱呢?陈苏娟说,目前费用标准是25元/天/人,其中个人承担12元,不足部分由上级养老项目补助、镇村财政补贴、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志愿者送餐是完全义务的、免费的。“订餐方式也非常便捷,就餐老人或其子女提前1天在村委会微信群里报餐,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采取三天一报制。”

志愿者在送餐之余还陪老人聊天拉家常。人民网 张俊摄

志愿者在送餐之余还陪老人聊天拉家常。人民网 张俊摄

这支党员志愿服务送餐队,不仅将可口的饭菜送到老人家中,空闲时还陪老人拉家常、聊琐事,并将老人的诉求收集起来,帮助反映和解决,同时时刻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李亚回忆说,一次送餐时发现有位独居老人身体状况异常,立即与老人家属取得联系,并拨打120送医救治。由于送医及时,老人并无大恙。

“他们其实很孤独,每次去都拉着我们拉呱,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希望能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让老人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说到这,李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赵越、张俊)

(责编:范晓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