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泾县:大路为弦谱新篇

道路通,百业兴。近年来,宣城泾县县委、县政府大作“路文章”,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投资9亿余元,实施建设美丽公路370公里,全面构建“畅、安、舒、绿、融、智”的公路交通环境,努力打造美丽公路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泾县样板”。
大手笔谋划大建设
大发展需要大思路,大建设需要大手笔。在美丽公路建设上,泾县的力度够大、眼光够远。
泾县是典型的皖南山区,山多,地少。大山深处的村民,对路的期盼是最强烈的。因为路从家门前穿过,就意味着打开了开放之门、文明之窗,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向。
2017年9月28日,泾县县委在十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聚焦“四个泾县”建设、全力实施“五大会战”的重要决策部署。2017年12月16日,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泾县县委十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在全省率先提出“美丽公路”建设理念,高位推动美丽公路建设。随后,确定了以322省道城区至茂林段为重点,打造泾县美丽公路试验段,为后续建设积累经验。
同时,以具有泾县特色的“展宣纸长卷、绘美丽泾川”为美丽公路建设目标,结合全域旅游,2019年高标准编制《泾县美丽公路建设规划》,规划形成“一轴、三廊、多支线”美丽公路总体布局结构,将“修建一条廊道、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理念贯穿于美丽公路建设全过程,努力将泾县打造成为美丽公路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
从2020年起,相继实施了上板路、溪桃路、小岭路、S206鼓楼铺至双坑段、G205榔树口至浙溪桥段、毛田湾至红旅小镇段、洗马桥至爱民段等一批旅游景区美丽公路连通,共142余公里,累计投资约6亿元。
“玉带”飞舞山水间,大路为弦谱新篇。放眼望去,一条条美丽公路犹如一条条青色的缎带,在2059平方公里的泾川大地纵横交错、蜿蜒盘旋。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大发展惠及大民生
大投入带动大项目,大发展惠及大民生。一条路就是一条经济带,路延伸到哪里,经济就“旺”到哪里。
洗马桥至爱民段公路,是一条重要的旅游交通线路,沿线有着月亮湾和皖南川藏线等网红旅游点,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然而,只有4米宽的老路在旅游旺季时却成了阻碍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路路通,好事顺。”2020年4月,总投资2.5亿元,总里程25公里的洗马桥至爱民美丽公路建设就此启动。考虑到旅游旺季的通行需要,项目分两期分段进行建设,一期工程2020年建设完成,二期工程从2021年5月正式进场开工建设,今年5月20日已正式交付使用。
据统计,目前该路段沿线农家乐已发展至250余家,从事旅游服务业的村民1000余人,这条路不仅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致富路,也成为了泾县“美丽公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借路生财,沿路兴业”,泾县“美丽公路+”效应日益凸显。
围绕“美丽公路+乡村振兴”,美丽公路沿线乡镇充分整合资源,形成了以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中心,包含5个乡镇、11个村的物流配送网络,扩大了以宣纸宣笔、榔桥木梳、泾县兰香为代表的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及销售渠道。沿线的“淘宝村”总数达到6个,位列全省县级首位,全县网络销售额13.35亿元,宣纸文房四宝产品年网销额超过8亿元,真正实现修建一条路、富裕一方百姓。
围绕“美丽公路+对外开放”,泾县全面构建“三纵四横”快速交通体系,进一步增强对外交通连接能力,在加快融入长三角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利用发达地区“退二进三”产业转移契机,围绕电机泵阀、宣纸书画纸、方解石深加工等优势产业,进行产业招商、对口招商,促进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围绕“美丽公路+文化旅游”,泾县通过打通县域环线和重要景区之间连接线,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道路沿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桃花潭、查济等多个重要旅游景区“串点成线”,为云岭创建红色5A景区和桃花潭、查济5A景区,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结合上板路美丽公路建设,打造了一处长达350米的浮雕墙和全省首个“美丽公路、幸福之路”展示馆,极大地激发了皖南川藏线的旅游活力。
如今,在泾川大地上,一个个昔日藏于“深闺”不为人知的小山村在美丽公路的牵引下而为游客所熟知。那些守望山村的农民,吃上了“旅游饭”,托起了致富梦。
大改造促进大提质
以大改造推动城市“大变脸”,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路在景中延,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道路的畅通无阻,环境的优化升级,得益于泾县近年来“高水平的管护”“高质量的完善”,不仅让公路通畅,更让群众顺心。
先后出台公路养护方案,初步建立管养机制,并将公路所需养护费用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有效解决“养护缺位”的问题;
围绕路域环境治理,采取“一拆、二挡、三清、四改”的方式开展环境治理,围绕节点,打造地方特色公路文化;
在项目建设上,结合原有道路沿线特色,把修路与“造”风景、“种”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点缀在公路沿线的特色绿化园、公路驿站、文化墙、观景台等。利用美丽公路,讲好地方故事。
除此之外,泾县还在“人文交通”上做文章。穿梭在泾县的公路上,你会发现,可以供司机和行人休息、漫步的便民服务设施多了起来。好的交通不仅体现在看得到的路面上,也藏在看不到的人文关怀上。
路畅了,路美了,路阔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接踵而至。
近年来,泾县先后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入选全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皖南交旅融合发展交通强国试点县,小岭路、溪桃路分别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全国“最美乡村路”。
路,还在不断延伸,打造的是美丽乡村的经济走廊,装点的是乡村振兴中百姓的致富梦。未来,泾县将继续推动美丽公路建设,书写交通事业新篇章!(李希蒙 叶亮 蒋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