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宿州市埇桥区:葫芦作画 绘出乡村振兴新前景

2022年10月09日11:19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在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寺后村董保安的家中,大大小小的葫芦摆放整齐,惟妙惟肖的人物、活灵活现的动物、白描写意的山水跃然于形状各异的葫芦上。桌边的手艺师傅拿着一个葫芦,边端详边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缕缕青烟飘过,一只老虎便出现在葫芦上。

葫芦作画。埇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葫芦作画。埇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谈起为何与葫芦结缘,董保安拿出一个葫芦,介绍道:“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距今已有130多年,葫芦发光发亮,都有包浆了。”董保安过去从事根雕工艺品制作,一次机缘巧合,他在自家屋后看到新结出的葫芦,又联想起他爷爷传下来的那个葫芦,便试着在烙画葫芦上“做文章”。

葫芦作画。埇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葫芦作画。埇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董保安虽有制作根雕的手艺,但“隔行如隔山”,刚开始烙画时还是一头雾水。“18年的时候我一直在摸索,就想着怎么把葫芦给画好。”董保安说。通过数月的网上学习和反复试错,董保安掌握了葫芦烙画的手艺。不仅如此,他还成立一个由8位村民组成的团队,手把手将手艺传授给了团队中的其他人。

葫芦虽是普通的葫芦,烙上画之后价值便成倍地增加,目前团队每人每月的净效益都在万元以上。董保安的葫芦烙画采用“订单式”生产,通过对接淘宝店、微店,顾客在网上下单什么图案,他们就画什么。据介绍,烙画不仅涉及人物、山水、祝寿和婚庆等题材,随着年轻人的订单增多,动漫题材的烙画也很常见,目前葫芦烙画已销往上海、宁波、广东等地。同时,董保安充分利用寺后村毗邻旅游景点这一优势,在景点内设置销售摊位。“每到假期,葫芦烙画的生意就不错,有一次两天就卖了近万元的葫芦。”董保安说。

董保安还希望自己的葫芦产业能够向上下游延伸。“前几年都是从山东聊城购买葫芦,今年开始试种8亩地的葫芦,并且结出的葫芦能够初步满足自用。”董保安说。除了自种葫芦,他还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利用小块闲置土地积极种植,每到葫芦收获期,就把葫芦从村民的手中收回来,按照葫芦的尺寸付钱。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还能让村民增加一笔收入。

葫芦作画。埇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葫芦作画。埇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董保安的300平米工作室正在建设,不仅设置工位用来制作生产工艺品,而且设置了展厅,方便附近游客参观游览。“我们现在已经申请注册商标,开设自己的网店,并且将种植、制作、销售葫芦及其工艺品的链条打通,动员群众参与到种葫芦之中,为乡村振兴、村民共同富裕作出自己的贡献。”董保安表示。(王硕 韩伟)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