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义安区:跑办代访,“小事不出村”

“路灯修好了,晚上亮堂堂,走路安全多了。”日前,看见村里主要道路上的路灯重新亮了起来,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复兴村村民王应姣高兴地说。
该村不少村民都在离村不远的电厂上班,有的还需值夜班,路灯损坏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由于年代久远且涉及权属问题,村民反映的路灯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今年7月初,镇上的‘村干部跑办代访中心’在村里组织开展接访活动,村里公交站到电厂大门的路灯修复是要解决的重点事项。”复兴村党委书记王开胜告诉记者。镇、村干部经过现场考察和商讨,最终决定由镇、村共同出资3.6万元进行修复并将路灯数量增至10盏。7月20日,路灯修复建设工作完成。
今年,铜陵市义安区采取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办法,率先在东联镇成立了“村干部跑办代访中心”,将接访工作下沉、前移,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构建“主动下访、干部代办”的新型信访问题化解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
各村和社区负责人每月对辖区内存在的矛盾、群众关切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上报至“村干部跑办代访中心”。东联镇每月确定1个接访村,每月初由镇主要负责人带队下沉到村进行接访,村干部代诉群众反映问题,党员代表等补充意见,大家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确定后,东联镇每月中旬组织人员对办理情况开展一次现场查看。每月末,再进行一次回头督查、总结提升,形成问题处置闭环。
“镇里7月底组织查看了路灯修复情况,还围绕问题整改结果召开了总结提升会,效果非常好,村民都积极点赞。”王开胜说。
自今年5月“村干部跑办代访中心”正式运转以来,东联镇已在4个村开展了接访活动,群众反映的7个急难问题已解决了6个,另有1个正在积极推进解决。
“有了‘村干部跑办代访中心’后,村居干部主动收集百姓诉求、为百姓‘跑腿’,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铜陵市义安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周坚德告诉记者,该区将推广这一做法,推动民情民访代办制往深里走、往实里做,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期。(许昊杰 本报记者 刘 洋 本报通讯员 李 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