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省内要闻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芜湖正在干一件大事

2022年06月06日07:47 | 来源:芜湖日报
小字号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与自然和谐共生,共享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我们美好生活的支撑,也是一座城市持续成长的土壤。今天,一座生态宜居、绿意盎然的城市,对企业、人才都更具吸引力,意味着更广阔的未来和更无限的可能。

现在,芜湖正在干一件大事,这件事与你息息相关,而你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这就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我们为何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

习近平总书记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把“美丽中国”纳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原环境保护部于2016年发布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鼓励和指导以市、县为重点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自2017年开始,公布了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截至目前,全国已命名3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13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既然是普惠民生的大事,芜湖作为一座人民城市,就必然为民而建。

一直以来,芜湖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以及“三区两圈一廊”等重大战略叠加实施,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江北新区、全域孵化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各类发展新动能充分涌动、融合放大,为芜湖市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系统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了契机。芜湖市有责任也有必要抢抓政策调整机遇,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开发模式,持续提高城市绿色品质。通过全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为载体,助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开展人民城市建设,奋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创建国家示范芜湖信心何来?

芜湖市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工业基地。我市集全国综合交通枢纽、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于一身,且加入了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建设,拥有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实力和发展前景。长期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在各方面取得了成绩。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指标数据持续向好

2019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我市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开展了前期工作。几年来,我市加大力度开展全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实施“长江(芜湖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扎实开展以“严整改、重质量、促转型”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和“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

2021年,芜湖市PM2.5平均浓度为33.8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二级标准,环境空气优良率为84.9%,首次实现无重污染天气。我市“十四五”10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8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达100%。全市固废(危废)和辐射环境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未发生环境安全事件和重大涉环群体性事件。

规划编制高位统筹,市级创建有序推进

芜湖市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芜湖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完成了《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送审稿)的编制,并申请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评审。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全市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紧密配合。规划编制紧扣指标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打破部门职能局限和行政区域范围界限,坚持从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

样板区域屡获殊荣,创建工作一马当先

2018年,芜湖市湾沚区(原芜湖县)成功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0年湾沚区成功创建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全省第一个创建“大满贯”。

湾沚区位于芜湖市东南部,总面积670平方公里,人口35万。该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湾沚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96.5亿元增长到330亿元,年均增速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到4.19万元、2.65万元,年均增速达8.8%、8.4%;常住人口从29.7万人增加到34.4万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全国创新百强。建设八年的芜湖航空产业园拔地而起,攻破一批航空领域“卡脖子”难题,第一架“安徽造”飞机翱翔蓝天,获评全国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区、全国特色小镇50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功转化转移示范基地。湾沚区用实际行动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融合统一,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的鲜活生动示范样板。

全域创建百花齐放,绿色发展亮点纷呈

除湾沚区外,我市其他区域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作。

无为市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建设“生态无为”的发展战略,坚持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改善。先后荣获全省首届“文明县城”、“园林县城”、“安徽科学发展先进县”、“安徽投资环境十佳县”等荣誉称号。

南陵县立足于“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城市功能定位,继2015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后,2019年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此外还荣获“2020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称号。

繁昌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繁昌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当中,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2019年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2021年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被水利部认定为“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目前,各县市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南陵县、无为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规划已通过评审,并报省生态环境厅备案,繁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规划也已申请进行评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五城同创”良好局面初步显现。

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

我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趋势向好,下一步,《规划》通过评审后,将提请相关会议审议后颁布实施,同时报生态环境部及省生态环境厅备案。依据《规划》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细化任务分解,把各项指标落实到具体时间、具体部门、具体人员。同时,对照创建目标,做好创建工作台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迎接上级部门现场验收,确保各项指标达到省级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要求。

我们的目标,是争取2023年完成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2024年完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创建过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纸媒和各类网络平台等传播媒介,加强生态环保意识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主动征集广大市民意见建议,把生态文明理念深深根植于全体市民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全市生态文明创建浓厚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区域发展,人民幸福。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拿到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通过指标的达标和提标,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享受优美的人居环境。老百姓既应该是创建成果的受益者,也应当是创建过程的参与者。

因此,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为我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出谋划策,为我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赶超先进,领跑安徽贡献力量!

我们一起,让我们的家乡更美,家园更靓,生活更甜!(记者 陈旻)

(责编:范晓琳、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