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冬奥奖牌背后的安徽凌家滩

人民网记者 常国水
2022年01月30日09:17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今人和五千多年前先民的智慧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北京冬奥会奖牌就是答案之一。

北京冬奥会即将正式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近3000名运动健儿将在赛场上角逐,呈现冰雪运动风采。而北京冬奥会奖牌凝结了五千多年前中华先民的智慧——奖牌背面的设计灵感和视觉来源是距今5000多年的凌家滩文化中的玉双联璧。

凌家滩,曾是安徽省含山县一个普通的村落,因发掘出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而声名鹊起、享誉中外。

这次,冬奥奖牌和凌家滩文化的“握手”背后究竟藏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航拍凌家滩全景。人民网 张俊摄

穿越五千多年的智慧碰撞

2021年10月,凌家滩有两件喜事接踵而至:一件是10月18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发布,凌家滩遗址成为安徽唯一入选的项目;另一件是10月26日,北京冬奥会奖牌向社会公布,从凌家滩出土的玉双联璧成为奖牌设计灵感和视觉来源之一。

对于凌家滩人来说,两件喜事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因为先前我们并不知道,情理之中是因为我们对凌家滩文化的自信。”孙良凤是凌家滩遗址管理处副主任、含山县博物馆馆长,他对凌家滩文化如数家珍,了然于胸。

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背面视觉来源于凌家滩玉双联璧。图片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得知玉双联璧成为冬奥奖牌的设计灵感来源,安徽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张敬国也难掩激动。从1987年首次发掘凌家滩遗址开始,张敬国历任五任考古队长,那枚玉双联璧便是1987年张敬国挖掘出来的。

“当时,我在电视机前看见了,心里别提多激动了。”张敬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玉双联璧外径11.2厘米,内径2.9厘米,厚0.5厘米,呈玉灰白色,扁圆形,表面润亮,整体呈同心圆造型,中部圆形镂空,外环边有四个对称的孔。

制作精美、设计巧妙的玉璧不仅反映了5000多年前先民高超的工艺水平,更是先民思想和智慧的象征。

张敬国认为,玉璧外圆有四个直角对称的圆孔,代表了四方,外圆代表宇宙,内圆代表人们生活的空间。内圆与外圆之间的弧形连线分割了内圆与外圆,也在玉璧上形成了一个中轴线,其蕴含了凌家滩先人关于人与自然、四方与中轴之间的哲学思想。

穿透五千多年的历史尘埃,凌家滩先民的哲学思想与冬奥奖牌设计者的思路相互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

北京冬奥会奖牌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杭海教授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杭海介绍,古代的玉璧表达了古代中国人对天文跟人文关系或者人跟自然关系的思考。同时,根据传统的“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理念,他们决定用玉来礼赞获奖运动员,礼赞奥林匹克精神。

经过反复研讨,杭海教授团队确定了“五环同心”方案,寓意为五环同心,同心归圆,既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冬奥荣光,全球共享。其中,奖牌正面视觉来源是广州南越王墓同心圆纹玉璧,背面则是安徽含山凌家滩玉璧。

凌家滩,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它南临裕溪河,北靠太湖山,依山傍水,山水交错。遗址总面积220万平方米,是一处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

凌家滩遗址局部图。人民网 张俊摄

1985年,当地村民殡葬去世老人时,从地下挖出玉环、石凿、石钺等一批玉器、石器。1987年,凌家滩遗址进行首次发掘,迄今先后发掘13次,总发掘面积6280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多件。自此,在地下沉睡数千年的凌家滩遗址得以重现人间。凌家滩的考古发现及其所代表的史前文明,被正式确认为“凌家滩文化”。

学界公认,凌家滩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时期最大的中心聚落,它是中华文明曙光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凌家滩遗址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凌家滩遗址区内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坛、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红烧土和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

其中,以玉器最广为人知。

凌家滩出土的玉镯。人民网 张俊摄

凌家滩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仅玉器就有1200件之多。代表性玉器有人、龟、鹰、龙等。凌家滩出土的玉人大耳朵、高鼻梁,头戴圆冠,两臂弯曲,双手置于胸前,栩栩如生。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玉人身上还发现了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的小孔,这么小的孔是怎么钻出来的?至今让人不解。

“从出土文物的制作工艺和设计思想看,凌家滩先民拥有着高超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孙良凤说,凌家滩的玉文化代表了同时代玉文化的最高水平,它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

凌家滩出土的玉人。人民网 张俊摄

自发现以来,凌家滩遗址一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2001年6月,凌家滩遗址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以来,分别被纳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大遗址保护规划;2013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2016年,安徽省出台首个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法规——《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

今天的凌家滩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规划面积3.35平方公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公园集文物保护展示、科研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自2017年局部开放以来,公园累计接待游客60多万人。据孙良凤介绍,公园完全建成后,每年可以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将成为安徽省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优秀样板工程。

在孙良凤和所有凌家滩人看来,这次凌家滩元素融入冬奥奖牌,不仅是凌家滩的骄傲,更是凌家滩文化对外传播的一次良机,“随着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凌家滩文化一定能传播到五湖四海。” 

(责编:苏恒、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