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抗美援朝老兵展出45幅战地照片 再现长津湖战役

2021年11月26日17:52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张崇岫抗美援朝期间的摄影作品。
张崇岫抗美援朝期间的摄影作品。 

人民网合肥11月26日电(周坤)“我老了,但是照片不会老,抗美援朝精神不会老!”在“抗美援朝纪实”展览上,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崇岫颤颤巍巍走到自己年轻时在战场的照片前面,与年轻时的自己合个影。

最近这段时间,最火的电影就是《长津湖》。最新数据显示,《长津湖》票房突破56.95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现居合肥的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崇岫是长津湖战役的见证者,更是记录者。71年前,他用相机镜头、三卷胶卷,拍摄下了真实的长津湖战役。

11月26日上午,安徽省档案馆、安徽省文联在安徽省档案馆新馆联合举行张崇岫战地摄影作品捐赠暨“抗美援朝纪实”展览揭幕仪式。展览精选45件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作品,真实再现了长津湖战役、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抗美援朝战争场景。

展览中,张崇岫望着一张张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摄影作品,不禁回忆起71年前参战的场景。

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正式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当时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第10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

提起交战那一刻,张崇岫直言:“美军有先进的重武器装备,我们只有手榴弹、步枪,没有别的东西,只有勇敢。”

勇敢,不仅仅体现在战斗中,也体现在摄影上。张崇岫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搞摄影,一定要胆子大。

“我的胆子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锻炼出来的,哪里枪响就往哪跑,才能拍到镜头。”谈及战地摄影,他激动地说:“看到敌人朝我们开枪,我只有一个想法,只有往前跑,躲开子弹。如果你害怕,就没法接近它,就拍不到好的镜头。”

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匍匐在冰天雪地之中,牺牲时仿佛“冰雕”一般,让无数观众泪目。在此次展览中,张崇岫特意走到一张自己摄于1950年12月的照片前,画面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穿过齐腰深的大雪,向长津湖地区集结。

张崇岫回忆,当时的气温在零下30度左右,战士们脚下的积雪覆盖着暗冰,一不留神就会打滑摔倒。可就是在这样极寒的条件下,志愿军没有片刻犹豫,坚定向前。

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常年冰封积雪,人迹罕至。据史料记载,那一年的长津湖地区恰逢50年不遇的极寒。

“战士们都只穿着薄薄的棉衣和单鞋,根本无法抵御严寒,加上食物匮乏,可以说是饥寒交迫。”张崇岫说,没有外来物资补给,一天一个土豆便是战士们的口粮。

现场放大数倍后的摄影作品,对战争场景的真实还原,加上张崇岫的亲身讲述,让这场艰苦卓绝的长津湖战役真实细节再现,观看这些作品耳边仿佛能响起炮火声,听见厮杀声。

在张崇岫的作品中,有战役打响,志愿军勇士冲出战壕的画面;有志愿军战士从天而降,迅速向敌军阵地聚拢的画面;有美军丢盔卸甲,举手投降的画面……

但《胜利会师》是张崇岫在拍摄抗美援朝战争中,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为了拍到这一历史瞬间,长津湖战役结束后,他独自一人行走了四五十公里。

在战争时期,掉队是很危险的事情。为了拍到理想中的会师场景,只有一把轻式手枪、子弹兜里装着胶卷的张崇岫,毅然地出发了。幸运的是,他在咸兴海港遇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9师侦察队与朝鲜人民军战士胜利会师,拍到了“理想之作”。

后来这张照片被中国第一套志愿军邮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收录,全套邮票共计四枚。其中,第三枚《涉江追击敌人》、第四枚《胜利会师》的画面均出自张崇岫的摄影作品。

(责编:吴西露、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