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无为市“保姆式”技能培训带来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1年08月23日10:4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为进一步提升退捕渔民、退役军人、农民工、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技能水平和致富带富能力,近年来,无为市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稳就业、促就业作用,培育了一批懂技术、懂技能的“乡村工匠”,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无为市累计开展普通劳动者就业技能2114人次,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372人次,退捕渔民就业技能培训135人次。

技能培训送到家,让“培训政策找人”。利用农闲、“两节”、寒暑假期间农民工返乡高峰期的有利时机,无为市组织市、镇、村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通过发放培训资料包、一对一宣讲、现场解答等方式,宣传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政策。依托政府部门网站、“无为就业”公众号等平台,动态公布各镇各村技能培训报名地址、开班时间、补贴标准等培训信息,真正将“人找培训”转变为“培训找人”,把培训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少跑腿,少费心。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培训技能包3300余份,“无为就业”公众号技能培训政策专栏点击量达到6500次,QQ群、微信群等互联网平台,接受群众咨询达1100余次。

打造特色技能培训品牌,培育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紧扣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结合现有特色产业资源,该市坚持“应培尽培”“愿培则培”“需培就培”的工作思路,着力培育一批掌握就业创业技能的乡村能匠、巧匠、闯匠。整合培训资源,借助企业、院校等各类主体的先进设备、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优质师资资源,重点打造“阳光家政”“朝阳养老”“皖江育婴”等7个本土特色培训品牌。并立足农业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将培训课程与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力推美食制作、水产养殖、蔬菜种植、水稻种植等11个特色培训课程,做大做强无为特色产业,力争实现以品牌培训、特色培训、多元化培训促进乡村振兴人才高质量培养的良好局面。

积极拓展就业渠道,让人才有“用武之地”。鼓励就业帮扶基地、爱心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就业和培训机会,引导更多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近稳定就业。就近组织就业岗位推荐会,精心挑选合适岗位,一对一推荐给参训学员,为学员就近就业、灵活就业提供就业渠道。将返乡人员、乡村能人纳入创业培训范畴,并让创业培训课堂进镇入村,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创业阵营,为实施乡村振兴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鼓励乡村能人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镇村经济实体,并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通过“创业一人、带动多人”,让更多的人获得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张兵)

(责编:范晓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