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广的稻田、整齐的垄道、饱满的稻穗,一阵风过,稻浪起伏……8月19日上午,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宣城市郎溪县种粮大户陈春凤的1000多亩再生稻,头茬收割即将收尾。
“今年看这样子,收成准比去年要好。”捧着压弯了头的稻穗,陈春凤打心里都是乐的。
虽然都是种田,但往日不可同今日相比,农机上手、种植结构优化、扶持政策给力,不仅增添了大户种植信心,也增加了农民的土地收入,最关键的是,让农业生产更有保障。
快 千亩再生稻8天颗粒归仓
“过去像这么大的面积,没个半个月收不下来,现在最多8天就都全部收完了。”提起今年的再生稻收割,陈春凤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快。
8月12日,陈春凤流转的1000多亩再生稻开镰,到8月20日基本收获完毕,前前后后也就8天时间。
“现在稻收进度快,全靠现代农机在发力。”陈春凤指着远处来回穿梭的收割机说,“这家伙可不简单,一台一天下来能收50亩。去年头茬亩产550公斤,第二茬200公斤,拢共一块,一亩再生稻一年下来能产稻750公斤。”
站在田埂旁,放眼望去,只见收割机在作业的同时,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稻子脱粒留在仓斗里,待满仓后,配套的农用车及时跟进将稻谷装车运走,确保颗粒归仓。
优 种植结构调整农民最受益
3月中旬育秧、4月下旬插秧、8月中旬收第一茬、11月上旬再收一茬……再生稻从栽到收,前后跨度8个月,什么时候忙什么,陈春凤是烂记于心。
郎溪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汪浩介绍,2015年县里开始推广再生稻,2016年扩大面积,目前全县拥有再生稻种植近2万亩。在他看来,这不是简单的种植结构调整,更多的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又一途径,“种一季收两茬,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
发展再生稻,不仅提高了亩均效益,还能解决秸秆禁烧的难题,也能更好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在陈春凤眼里,第二茬虽然产量不如头茬,但更加精贵。她给记者算了笔账,每亩稻田的成本在1200元左右,按照一亩头茬收550公斤,稻子价格1.3元/斤计算,核下来一亩只能挣200元左右。“第一茬能保本,那挣多挣少就全看第二茬了。”
稳 补贴力度大农户种田有数
“人勤快,还要天帮忙。”跟土地打了多年交道的陈春凤熟谙务农的道理,“去年收割前碰到连阴雨,被雨水浸透了的田块,农机走过的地方高低起伏,碾压相当严重,二茬受了不少影响。今年前阵子雨水不断,足足让收割延缓了一周时间。”
“我们种粮食的最怕天灾,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一旦受了灾,减产不说,价格也上不去。”陈春凤说,过去只种中稻和小麦,2017年开始改种再生稻,政府支持给了不少好政策,光是种植结构调整补贴就有150元/亩,还有稻谷生产再补贴35.85元/亩。
“第一茬收割后3到5天,稻桩紧接着就会生芽萌发,要是这个时候来点小雨,效果会更好。”汪浩补充道,头茬收过后,给田里上水、上肥,然后基本不用再过多打理,也不用烦神。
眼下第一茬收割接近尾声,站在田埂边,看着只有35公分高的再生稻留桩,陈春凤已经开始盘算11月份的二茬了,“这只是头季,等上仨月还能再收一次哩。”(汪瑞华 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