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走访“新科人”丨十年磨一剑,沼液里淘出“科技进步奖”

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
2024年07月22日15:49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返乡养猪12年,养出一个生态环保领域的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安徽凤台小伙王杰,令很多人刮目相看。

近日,2023年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揭晓,王杰及其创办的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畜禽粪污源头减排关键技术推广与种养循环一体化农业实践”项目的完成人之一及参与机构,荣获科技进步奖的特等奖。

王杰在查看水芹长势。受访者供图

王杰在查看水芹长势。受访者供图

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面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性奖项,下设科技进步奖等子奖项,能获特等奖,足见王杰参与的研究意义重大。

“畜禽粪污,用得好就是有机肥,用不好就是污染物。我们是打通了循环利用的瓶颈,为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解决了难题。”王杰说。

2012年,1989年出生的王杰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跟随家人养猪。在养殖过程中,一个问题引起了他的注意。

要解决畜禽养殖的污染难题,循环利用推动“粪便科学还田”是理想选择,可面对规模养殖产生的大量粪污,要循环利用并不容易。

“准确地说,是沼液消纳成了问题。”王杰介绍,畜禽粪便还田,会先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渣、沼液,沼气可以发电,沼渣可以直接还田,但是沼液量很大,而且富含氮磷等元素,处理起来就十分棘手。

王杰曾经算过一笔账,传统的沼液还田,以麦田、稻田为例,每亩每年可消纳20到30吨,也就是5头猪的量,一个年出栏8万头的养殖场,就需要16000亩地来消纳,协调、运输都非常麻烦,对养殖发展限制很大。

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水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jpg

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水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沼液?

对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凤台县多次组织学习,让王杰开阔了视野。2018年,在县里的支持下,王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展合作,尝试通过水生经济植物,对沼液进行处理。

走进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占地千亩的示范园,水面被分成了大大小小的“方格”,每个“方格”都连接了传输沼液的管道,里面种着不同的水生经济植物。

创新并不容易,多年来,在王杰的示范园内,科研团队先后种植了来自全国的数百种水生经济植物,并尝试围绕它们建立起高效的循环利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尝试、总结,对年轻的王杰是一种考验,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逐渐找到了解题的“金钥匙”。

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内,正在进行试验的水杉。人民网记者 王锐摄.jpg

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内,正在进行试验的水杉。人民网记者 王锐摄

“我们打造小型生态湿地,注入降低浓度的沼液,水面种植水生蔬菜,水下适当放养泥鳅、黄鳝、小龙虾等,加上水中的微生物,最终通过多级循环实现水体净化,也实现了水生蔬菜的有机绿色种植。”王杰介绍,利用新技术,每亩水田每年可消纳沼液800到1000吨,以水芹为例,每亩纯收入可达到2万元。

亩均沼液消纳量提高了三四十倍,年出栏8万头的养猪场,千亩左右的水面就能解决污水问题,闲置沟塘、低洼地不但可以全部利用,还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王杰手中的这把“金钥匙”令人侧目。

多年来,王杰先后申报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8项,除了养殖场沼液的资源化利用,这些发明还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这些技术也可以用于黑臭水体的治理,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目前我们在淮南已经做了3个乡村项目,未来还会拓展到更多的地方,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王杰说。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