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五管齐下” 持续巩固提升审判执行质效2021年,全省法院员额法官人均办案346件,人均审执结案件数居全国法院第6位;2018年至今年1月,全省法院共发布失信名单761826人次;把持续巩固提升审判执行质效,作为贯穿2022年全年的主要任务……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开军做客人民网,与广大网友交流安徽法院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请问安徽法院准备怎样干、如何办?
形势决定任务,任务决定思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对安徽法院来说,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立足人民法院主责主业,持续巩固提升审判执行质效,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持续巩固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贯穿全年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明确以后,随之就是工作重点的确定问题。经充分研判,围绕持续巩固提升审判质效这个任务,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也就是“五管齐下”,分别是:改革、管理、智能化、诉源治理、涉诉信访。
安徽是案件大省,去年受理案件169万余件,案件体量大。在这一情况下,安徽法院是如何实现审判执行质效持续保持在全国法院前列的?这其中有没有什么秘诀?
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之所以健康运行,根本上是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广大干警担责尽责、拼搏奉献的结果。抓审判执行质效,既无捷径可走,更无秘诀可言。这些年,我们主要坚持以下“四条”:一是党组加强领导。建立党组定期专题听取审判执行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健全院领导包保督导审判执行工作机制。要求“一把手”把抓好审判执行作为头等大事、作为重要功课,对主要质效指标数据心中有数,努力成为行家里手。二是聚焦主责主业。人民法院职责使命就是执法办案。审判执行是人民法院的主责主业。抓好审判执行工作,人民法院责无旁贷。法院领导、法官要把主要时间、精力用在精心办好案件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三是以办案论英雄。注重选拔任用审判执行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警,表扬表彰那些办案质效好的法院、法官,激励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件。四是强化均衡结案管理。把均衡结案作为案件管理的基本要求。遵循司法规律,设置均衡结案指标体系。
法院执行工作兑现的是真金白银,广大网友都很关注。这几年,安徽法院“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有声有色,人民群众拍手称快,请问在抓执行工作时,你们有哪些心得?
在近几年的访谈中,我都谈到执行工作。执行工作也是安徽法院近年来紧抓不放的重要工作之一。要说心得,我们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分享。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总抓手”。2018年4月以来,全省法院以“江淮风暴”为平台抓手,一以贯之、紧抓不放,开展一系列执行统一行动,相继发起 “江淮风暴”春夏秋冬行动、“江淮风暴”执行助力服务“六稳”“六保”专项执行行动等,“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成为安徽法院一个重要品牌。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强制性”。用好法律“工具箱”,动真碰硬。对于“老赖”,用足用好罚款、拘传、拘留、追究拒执罪等强制性措施。第三个关键词,就是“长效化”。标本兼治,通过强力治标推动有效治本。出台巩固“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成果、加强执行长效机制建设35条意见,持续部署开展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年、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活动。组建新型执行团队,推进执行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