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阜陽:淮河岸邊飲江水

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 王曉飛
2025年10月23日16:5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本地水源不足,就會申請引江濟淮調水。今年七八月份,皖北旱情比較嚴重,阜陽生活用水都受影響,這邊的水利部門申請后,相關部門開始跨流域引調長江水,保障了我們的用水安全。”近日,安徽省阜陽市,阜陽市第四水廠負責人趙利軍在接受採訪時說。

阜陽市第四水廠,是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江水北送段阜陽城市供水配套項目,2024年9月9日全面通過竣工驗收,其原水主要採用茨淮新河地表水水源和引江濟淮水源。

阜陽市第四水廠中控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忙碌。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阜陽市第四水廠中控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忙碌。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阜陽是千萬人口大市,也是百億江淮糧倉,雖然淮河穿境而過,但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的同時,水資源卻是一個必須直面的問題。

淮河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雨季來臨時,全年70%到80%的降水集中匯流,水勢凶猛,災害頻發。而雨季過后,區域水資源又變得極為短缺。長期以來,阜陽的生活用水都過度依賴地下水。

地下水超採會引起一系列的環境地質問題,而國家對於地下水的管理保護也越來越嚴格,怎麼辦?2016年,好消息傳來,引江濟淮工程於當年年底正式開工建設。

經過6年建設,2022年12月30日,集供水、航運、生態綜合效益於一身的引江濟淮工程試通水通航。

引江濟淮工程自南向北分為引江濟巢、江淮溝通、江水北送三大段落,供水范圍涉及河南、安徽兩省15個市55個縣(市、區)。豐沛優良的長江水,通過各級樞紐和水道一路向北奔涌,清潔、充足的地表水惠及皖北、豫東5000多萬人口。

也是在2022年,阜陽市第四水廠於6月份正式開工,經過一年半建設,2023年12月21日啟動通水試運營。長江水通過阜陽加壓泵站進入茨淮新河,經過原水管道流入新水廠,在一系列加工之后,通過配套管網進入千家萬戶。

身在淮河畔,飲用長江水,此后,阜陽城市供水步入新時代。

趙利軍介紹,阜陽市第四水廠設計日供水能力60萬噸,目前是皖北地區最大的自來水廠,通過與其他地表水廠協同,已完成市區供水的地下水源替換。

有了充足的地表水源,阜陽市颍泉區聞集鎮滑集水廠的負責人付朋,工作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

聞集鎮劉盆窯村村民春秀月家用上了長江水。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聞集鎮劉盆窯村村民春秀月家用上了長江水。人民網記者 王曉飛攝

“我們負責周邊村鎮4萬多人的供水,以前是獨自運營,要打井、取水、加工、送水,現在與城區管網聯通后,前面的工作不用操心了,就把更多心思放在服務上。這個片區內,每家每戶都有我們的聯系方式,遇到用水問題隻需一個電話,我們就會上門服務。”付朋說。

用長江水保証供水安全,用地表水替換地下水,越來越多的阜陽居民有了更好的用水體驗。

今年70歲的春秀月,是聞集鎮劉盆窯村人,雖然分不清什麼時候用的是長江水,但她明顯感覺到如今的水壓、水質都非常穩定。

“什麼時候擰開水龍頭,水都是嘩嘩的,燒水壺裡的水垢也少,現在生活是越來越好了。”春秀月說。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