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謝家集區精准對接企業需求,打通產業協同“上下游”——
解決一家難 搭建一條鏈

“真沒想到,我們反映的困難,你們都放在心上,而且解決得如此迅速,我們在這裡投資發展的信心更足了!”近日,淮南晶銳金屬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蔡保凱來到淮南市謝家集區市場監管局,對工作人員周到的服務豎起了大拇指。
從解決一家企業的難題,到完善一條產業鏈的協作,再到構建一個人才共育的新機制,一次“牽線搭橋”,讓這家招商引資企業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
淮南晶銳金屬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是從寧波引進的招商引資企業。不久前,謝家集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胡春光在走訪時發現,作為一家剛剛投產的精密金屬加工企業,不僅對潤滑油的品質和穩定供應要求高,同時急需一批技能型操作工,這讓初來乍到的企業犯了難。
“我們剛落戶,人生地不熟,供應鏈和人才招聘都要從零開始,心裡非常著急,生怕影響企業發展。”蔡保凱道出了當時的困境。
“招商引資企業是‘自家人’,幫助他們快速落地生根、投產達效,是我們的責任。”謝家集區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張海龍表示,企業的痛點,就是政府服務的發力點。
“咱們對轄區企業信息‘底數清、情況明’,潤滑油供應不是問題。”胡春光表示,他迅速從名錄庫中篩選出一家信譽良好、產品質量過硬的本地潤滑油生產企業。不久,一場精心准備的“合作對接會”在淮南晶銳金屬制品科技有限公司內舉行。
潤滑油的黏度合格、抗氧化性達標、防鏽性符合要求……一項項技術指標在對接中落實,淮南晶銳金屬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與安徽巨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當場達成合作意向,打通產業協同“上下游”,讓潤滑油供應無縫對接,一條穩固的本地供應鏈就此搭建。
相比物料供應,技能人才的短缺問題更為緊迫。該區市場監管局將視線投向人才培養的源頭——職業學校,將企業的用工需求、崗位技能要求等信息精准推送至安徽丹外信息工程學院。
后續的對接中,雙方簽訂了“訂單化”培養人才方案:企業參與制定教學計劃,學校為企業“量身定制”培養技能人才。同時建立“實習實訓基地”,企業為職校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崗位,優秀畢業生可直接錄用。
“優化環境沒有‘完成時’,服務發展永遠在路上。”張海龍表示,將繼續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做好企業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通過精准對接促進區內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記者 柏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