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宣城

“書記項目”引領水運發展 服務船舶生命全周期

2025年09月25日09:1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水運以其運量大、耗能低、運價廉的獨特優勢,在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降低社會物流成本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安徽提出“向海而興,借船出海”戰略定位,“水運安徽”建設正在加快步伐。

宣城交通聚焦服務船舶“建造-檢驗-運營-拆解”全生命周期,成立黨建“書記項目”工作室,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水運業務核心,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機制、延伸服務、攻堅克難,為水運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聚焦“書記領航”,開啟檢驗服務最初一公裡

船舶檢驗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關口,也是船東接觸海事服務的“最初一公裡”。“書記項目”工作室直擊痛點,成立郎溪船檢工作站,推出系列便民利企舉措:定制“一站式”船檢服務,全面推行“申請即檢”模式﹔對定埠港、廣利川等重點區域船舶提供預約上門、集中檢驗服務,極大縮短船舶待檢時間。同時,與安徽省皖江船檢局簽訂“兩優兩扶”試點協議,協調其為新建船舶提供建造檢驗服務,有效解決船廠、船東異地奔波之苦,顯著縮短辦証周期,贏得服務對象高度認可。

攻堅“船舶拆解”,抵達先鋒作用最后一公裡

面對2025年241艘老舊營運船舶拆解及超1.6億元補貼資金發放的艱巨任務,工作室以黨員為主體成立現場監督機動組,立下“攻堅月”軍令狀,深入拆解船廠生產一線,確保拆解過程真實、合規、安全﹔優先保障補貼資金臨近“滑檔”期的船舶拆解。同時,紀檢部門全程監督,著力推進“拆解補貼”陽光流程,優化申請、審核、發放各環節,堅持“拆解一批、公示一批、發放一批”,並提供全流程政策咨詢與指導,確保國家惠民惠企資金精准、高效落實到每一位符合條件的船東手中,將黨的好政策打通至“最后一公裡”。

強化“政策引導”,助推運力結構升級

引導航運業向綠色、低碳、智能化方向發展,是國家戰略所需,也是行業轉型所向。黨員干部主動充當“宣講員”,通過發放文件、召開座談會、面對面解答等多種形式,向服務對象精准解讀“兩新”政策、報廢更新補貼標准、船舶建造新規范等內容,幫船東算好經濟賬、安全賬、環保賬,積極引導其主動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舊船舶,選擇節能環保的優良新船型﹔同時,為新能源船舶登記、發証等開辟綠色通道。

暢通“民情民意”,構建和諧發展環境

“書記項目”工作室開通“船企民情”直通車,在工作站設立“黨員服務崗”和“民情熱線”,常態化收集船廠、船主、漁民在船舶建造、檢驗、拆解、運營等各個環節的訴求與困難。工作室建立詳實的民情台賬,由專班黨員負責限時協調、跟蹤解決、及時反饋。這座“連心橋”不僅暢通了溝通渠道,更將組織的溫暖與關懷精准送達服務對象,凝聚行業共識,營造和諧共贏的發展環境。

拓展“區域協同”,提升綜合服務能級

工作室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通過升級“長三角船檢通檢”服務,強化郎溪工作站作為區域通檢互認節點的作用,優化服務流程,為過往蕪申運河船舶提供便捷高效的檢驗服務,提升區域航運便利化水平﹔同時,積極搭建“金融+”船舶貸款渠道,扮演“紅娘”角色,通過組織銀企對接會、協助補貼申報發放等方式,切實為“拆舊建新”的船東解決資金難題,展現黨組織整合資源、賦能發展的強大能力。

宣城交通基層黨建“書記項目”的探索與實踐,生動詮釋了“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深刻內涵。黨員通過參與各類檢驗、拆解復核、矛盾調解等一線工作,解決問題、服務群眾和攻堅克難的能力得到提升,進一步彰顯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為“水運安徽”建設注入強勁動力。(陳靜)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