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經濟

安徽中行:繪就江淮大地鄉村振興好“豐”景​

2025年09月23日10:0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稻香陣陣,蟹滿塘,菊開遍野秋意濃。江淮沃野之上,一派豐收美景,這不僅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更源於持續奔涌的金融活水。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以下簡稱“安徽中行”)以金融之筆書寫為民情懷,在江淮大地繪就一幅幅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振興畫卷。​

省中行圖釋: 在亳菊種植基地,採摘工人們穿梭於花田之間,將朵朵飽滿的菊花收入籃中

在亳菊種植基地,採摘工人們穿梭於花田之間,將朵朵飽滿的菊花收入籃中。省中行供圖

“貸”動豐收:暖心金融護航糧滿倉​

夏季農忙關鍵期如約而至,作為“皖北糧倉”的核心承載地,宿州的田間管護、糧食生產進度直接關系區域糧食安全根基。“今年高溫天旱得厲害,化肥農藥又漲價,手裡的周轉錢跟不上,今年的收成懸了!”種糧大戶張大叔望著自家連片農田犯了愁。​

宿州中行客戶經理了解到情況后,主動走入田埂開展實地調研,精准定制“銀保貸”服務方案,幫助種植戶們採物資、穩收成。隨著資金的及時到賬,張大叔感嘆道:“中行的錢來得比澆地的水還及時!真是解了大問題,今年的秋收終於有盼頭了。”​

這只是安徽中行助農紓困的一幀剪影,同樣喜獲豐收的,還有池州某糧食收購企業。“糧食今年產量不錯,我們收的也多,但當時烘干設備跟不上了,真是著急!”該企業負責人回憶。池州中行迅速響應,通過“糧食收購貸+農業龍頭貸”定制化綜合服務方案,為企業提供500萬元資金支持,推動設備升級落地。如今,升級后的烘干設備不僅提升了糧食烘干效率,還幫助企業擴大服務范圍,促進糧食收儲,保障糧食安全。​

產業興菊:金融活水澆灌“致富花”​

阜陽某企業的千畝茶菊基地裡,杭白菊、香菊競相綻放,清香襲人。企業在擴大規模時,曾面臨資金不足的困難。“我們成立了種植合作社,與農戶簽訂了2000余畝土地承包協議,但規模上來后,資金壓力一下子就大了。”該負責人坦言。阜陽中行在走訪調研中了解情況后,依托《金融支持“鄉村產業振興共同發展計劃”實施方案》,以“信用+擔保”的融資模式,及時為企業提供750萬元資金支持。​

在藥都亳州,“亳菊”作為中國傳統藥用植物,既是四大名菊之一,更是中醫藥材的重要原料。對於亳菊生產企業而言,秋季既是收獲的季節,也是資金需求最迫切的時期。“這幾年群眾對養生越來越重視,訂單需求量也不斷增大。從採摘、加工到包裝銷售,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資金周轉確實太困難……”當地一家知名花茶企業負責人感嘆道。亳州中行第一時間與該企業對接,制定金融服務方案,提供1000萬元“花茶貸”資金支持,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

如今,阜陽、亳州兩地的農戶們正忙碌地採摘菊花,企業的生產線也在加速運轉,一朵朵小小的菊花,已在金融活水滋養下,綻放成帶動皖北農戶增收的特色產業。​

鏈上發力:普惠助力“養”出好蟹蝦​

“蝦苗、蟹苗、餌料都要現錢,可塘裡的水產得養半年,回款還得等,資金一直轉不開!”在河網密布、水質清冽的馬鞍山大隴鎮,不少養殖戶都有這樣的煩惱。當地以螃蟹、龍蝦養殖為特色,但下游小微水產收購主體因規模小、缺乏有效抵押物,面臨融資難題﹔整個產業鏈的資金“堵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地水產產業的升級節奏。​

針對客戶需求,馬鞍山中行創新推出“核心企業+鏈農普惠”服務模式:先為當地一家農業龍頭企業提供800萬元資金支持,再沿產業鏈延伸服務,為其合作的83家養殖戶、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這些資金不僅助力養殖戶們優選優質苗種、更新養殖設備、採用科學飼養方式,更推動當地水產產業整體提質。這種“鏈上賦能”的金融服務,如同產業鏈的“黏合劑”和“潤滑劑”,將分散的養殖主體與核心企業串聯、聯動起來,促進當地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金到位后,我不僅換了優質蟹苗,還添了新的增氧設備,賣螃蟹的回款也及時。現在看著塘裡螃蟹長得壯,心裡特別踏實!”養殖戶李師傅欣喜地說。如今,大隴鎮龍蝦成活率較往年提高20%,螃蟹畝產增幅達15%,產業鏈整體效益顯著提升,馬鞍山中行也成為當地養殖戶口中“值得信賴的水產合伙人”。​

截至2025年8月末,安徽中行涉農貸款余額突破1300億元,年內新增超210億元。從糧田到菊園,從收購現場到產業鏈條,中國銀行安徽省分行服務網絡越織越密,產品體系持續創新,將更豐富的產品、更精准的服務,持續潤澤皖鄉沃土,繪就江淮大地鄉村振興好“豐”景。(陳碩 郭涵宜)​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