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徽州區:文旅融合闖新路 助推“宿在徽州”不斷升級

近年來,黃山市徽州區緊緊圍繞“文旅名區”戰略目標,瞄准“吃住行游購娛養”七大要素,不斷豐富“旅游+”內涵和外延。住宿方面,酒店和民宿兩大主力軍得到快速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韻味的品牌酒店及主題民宿,通過提升住宿品質、優化服務水平,吸引大量游客“留量”,切實把握旅游消費“新風口”,激發消費新藍海。
創新“場館+酒店”的業態場景,實現品牌酒店精准布局
7月27日,黃山市首個“博物館+酒店”文旅融合創新項目——全季酒店(徽州區雕刻博物館店)正式開業,賓客在入住的同時可以零距離接觸徽州雕刻文化,領略木作、漆器、古琴、雕刻等四大工坊的非遺魅力,感受徽匠精神的傳承。
在岩寺新四軍軍部紀念館附近,黃山徽州希爾頓花園酒店作為徽州區首家國際品牌酒店,9月22日迎來試營業。同時該酒店毗鄰岩寺老街和主干道黃山路,岩寺老街匯聚各類徽州地方特色小吃,保留磚木樓閣式的特色歷史建筑60余幢,為在紀念館和岩寺老街附近住宿的游客提供了不二之選。
4月12日,2025長三角綠水青山運動會開幕式、“跟著賽事游安徽”體育惠民活動啟動儀式、徽州區體育中心運營發布儀式在徽州區體育中心“三箭齊發”,本次活動也是徽州區體育“兩館”的首次亮相。之后,“洲克”杯“皖泳之星”游泳系列賽、“沿浦杯”乒乓球公開賽等一系列賽事相繼開展,持續引爆體育消費熱潮。為響應市場需求,體育館周邊的漢庭酒店迎來開業,進一步完善了該區域的配套服務功能。
鞏固“鄉村+民宿”的發展勢頭,實現精品民宿集群式發展
徽州區大靈山旅游度假區收儲閑置農房改造為特色民宿,成為鄉村旅游的一大亮點。在三境民宿,高端的智能化控制系統、一應俱全的酒店設施,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住宿體驗,開窗即見千畝竹林,出門可賞天上水街,“室內現代、室外千年”的古今融合,打造出鄉村旅游休閑品質空間。
徽州區通過整體規劃、連片開發,在西溪南、靈山、蜀源、呈坎等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民宿集群。這些民宿不再是單打獨斗的個體,而是相互呼應、資源共享的有機整體。游客可以在靈山住精品民宿、到蜀源體驗康養文化,可以在西溪南住品牌民宿,到呈坎感受徽州古韻,形成“一程多站”的旅游體驗。例如,大靈山旅游度假區策劃推出“五天四晚”高山旅居體驗項目,科學設置周邊呈坎、西溪南、唐模等著名景區游玩選項,累計吸引約5000名游客青睞。
同時,徽州區民宿不單是放鬆的住宿場所,更是文化體驗空間。在三境民宿,游客可以品嘗靈山酒釀制作的美食﹔在唐模法國家庭旅館,可以體驗碑刻拓印﹔在詩莉莉民宿,可以體驗制作徽州魚燈……這些深度文化體驗項目,讓民宿成為傳播徽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動鄉村旅游從“看風景”向“品生活”轉變,讓徽州鄉村成為令人向往的旅居目的地。
堅持“技能+服務”的經營理念,形成高標准服務體系
如何利用住宿的契機,通過高品質服務提供吸引“回頭客”“客帶客”?徽州區以差異化、品質化服務打出好牌。
依托黃山市岸香職業培訓學校,5月24日,黃山市首期民宿管家高技能研修班在徽州區圓滿落幕。此次研修班共吸引43名民宿從業者參訓,26人通過結業考核並參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研修班的學習課程涵蓋民宿運營管理、新媒體營銷運用、徽文化元素與民宿融合等內容。持証上崗的“金管家”不僅能提供標准化接待流程,更能為客人深度解讀本地人文歷史、規劃個性化游線,實現從“住下來”到“融進去”的服務升級。
鑒於不少鄉村民宿推出農家樂餐飲服務,結合“徽姑娘”技能提升培訓,徽州區組織開展農家樂業主培訓,系統講授食品安全、服務禮儀、餐桌擺台等知識,現場講授徽州經典菜肴的食材處理、烹飪技巧以及造型擺盤等知識,傳授分享短視頻拍攝、剪輯等技巧,指導運用新媒體擴大“朋友圈”,切實提升整體服務水准。
為對標長三角地區民宿經營管理水平,文旅部門牽頭組織重點民宿業主赴浙江省嘉善、烏鎮、安吉等地開展“民宿管家體悟實訓”,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技能培訓等方式,深入學習當地民宿集群規劃、特色IP打造、服務標准化建設等先進經驗,學員圍繞“民宿+文旅”融合發展路徑展開研討,實現學以致用。
通過“場館+酒店”“鄉村+民宿”“技能+服務”三大路徑,徽州區逐步構建起多元共生、協同發展的“宿在徽州”生態體系。見微知著,睹始知終,徽州區將以“文旅+百業”的產業融合發展方式,打響“煙雨徽州 詩意田園”文旅品牌。(洪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