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教育

皖疆情暖戈壁:援疆教師汪久鬆與青年教師的“薪火傳”​

2025年09月16日09:3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在祖國西北邊陲的和田地區皮山縣,有一群來自安徽的援疆教師,他們跨越萬裡,將知識與希望的種子撒播在戈壁綠洲。來自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會宮中學的援疆教師汪久鬆,不僅躬身教學,更將心血傾注於培養青年教師——尤其是剛步入教育行業的大學畢業生志願者,助力他們實現扎根家鄉、奉獻教育的夢想。​

“扶上馬,更要送穩一程”​

汪久鬆常說,援疆不是“來教幾節課就走”,得讓當地的教育“自己能長”。在皮山縣高級中學,不少青年教師剛從大學畢業就以志願者身份站上講台,有熱情,卻缺經驗。​

他成了這些年輕人的“老大哥”:每周至少聽3節青年教師的課,筆記本上記滿了批注——“這裡可以加個生活中的物理例子,學生更容易懂”“提問要分層,別讓基礎弱的孩子跟不上”﹔課后找他們交流,有時在堆滿教案的辦公室,有時就在下課鈴響后的走廊裡,手裡還攥著剛改完的課件。青年教師們說:“汪老師的指導不繞彎子,全是能用上的實在招。”​

坎拜爾的“講台蛻變記”​

2024年夏天,新疆師范大學物理系畢業的坎拜爾﹒阿布都艾尼,揣著對教育的熱望,成為皮山縣高級中學的一名志願者教師。初登講台,面對教學經驗不足與課堂管理的挑戰,她一度感到迷茫。​

汪久鬆及時伸出援手,他帶領坎拜爾分析教材、設計教學環節,分享課堂管理技巧,甚至多次示范授課。在汪久鬆的鼓勵下,坎拜爾逐漸找回自信,教學能力顯著提升。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暑假的教師編制考試中,坎拜爾以優異成績成功“上岸”,正式成為一名扎根家鄉的人民教師。“沒有汪老師的指導,我不可能這麼快實現夢想。”坎拜爾感激地說,“他讓我明白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教育者的情懷。”​

“授人以漁,才是真援疆”​

在皮山縣的兩年裡,汪久鬆帶過多名青年教師,如今這些教師均能獨當一面,有的還成了年級組的教學骨干。他總說:“援疆的意義,不是我留下多少節課,而是點燃多少盞‘燈’——這些年輕人就是皮山教育的未來,他們站穩了講台,當地的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他幫助邊疆地區構建了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當地教育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這也是安徽援疆教育的初心:不只是“輸血”,更要“造血”。像汪久鬆這樣的援疆教師,還在皮山縣各個受援學校忙碌著——他們幫學校建教研組、改教案,帶青年教師搞課題,把東部的教育經驗,轉化為適合邊疆的教學方法。​

在這片戈壁綠洲上,援疆教師的付出像無聲的春雨,滋養著青年教師成長﹔而這些年輕的“種子”扎下根,又會把知識和希望,傳遞給更多邊疆的孩子。(戴玉勝)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