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佔“智”高點 蚌埠發力智能傳感產業

發布智能傳感產業政策、揭榜挂帥項目、首批招商場景,聘請智能傳感產業發展首席專家,表揚智能傳感產業十強企業和招商引資突出貢獻人員,為45名智能傳感產業高層次人才頒發安家補貼……
9月6日上午,蚌埠召開了全市答好創新之問暨加快智能傳感產業發展動員大會。會上,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新政策和實而又實的新舉措,充分彰顯了市委、市政府加強科技創新、加快智能傳感產業發展的信心決心,釋放了全市上下堅持制造強市、產業立市,狠抓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的強烈信號。
選准賽道 龍頭帶動
打造全國領先的智能傳感產業集聚區
答好創新之問,關鍵是要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把蚌埠科技特長變成蚌埠工業特產。“蚌埠智能傳感產業市場前景好、自身有優勢、產業發展快,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有機結合點。”會上,蚌埠市委書記、市長馬軍提出,要奮力打造自主可控芯體最多、傳感器種類最全、產值超千億的全國領先的智能傳感產業集聚區。
智能傳感器作為人工智能的“電子五官”,是數字經濟的底座。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智能傳感產業成了各地競相爭逐的一片“新藍海”。
蚌埠的智能傳感產業起步早、基礎好、發展潛力巨大。早在1979年,中國兵器214所遷址蚌埠,這裡就開始探索微電子技術研制領域﹔上世紀90年代初,蚌埠躋身全國三大傳感器研發制造基地﹔2017起,蚌埠連續舉辦七屆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見証了智能傳感技術從“追趕”到“並跑”“領跑”的不斷跨越。
坐落在蚌埠的北方微電子研究院,是國內中高端MEMS技術與產品頭部企業,也是蚌埠發展智能傳感產業的龍頭支撐。近年來,蚌埠依托北方微電子研究院的引領帶動,全力打造中國傳感谷,已吸引了200多家智能傳感器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初步構建起智能傳感器材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和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同時擁有集成電路及MEMS晶圓生產線的城市。中國傳感谷位列安徽人工智能產業“三谷”之一,全國十大高質量傳感器園區第六位,產業集聚效應和行業影響力已躋身全國前列。
這次大會,蚌埠市委、市政府決定聘請北方微電子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丙根為蚌埠市智能傳感產業發展首席專家,要求各縣區和各部門主動對接、靠前服務,在智能傳感產業政策制定、產業布局、項目建設、科研攻關、人才引育等方面,強化與首席專家的多元合作,共同推動蚌埠加快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智能傳感產業集群。
創新驅動 招商帶動
把蚌埠科技特長變成工業特產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作為全國老工業基地城市,蚌埠擁有豐富的高校、院所等科創資源,是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的重要一極。如何匯聚這些大院大所大學的創新資源,助力蚌埠智能傳感產業高質量發展,成了擺在蚌埠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近年來,蚌埠圍繞智能傳感關鍵核心技術,強化與西安交通大學、北方微電子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精密微納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長三角(蚌埠)產教融合協同中心。共組建省級以上創新平台21個,其中,國家級平台5個,在智能傳感領域取得各類科技成果800余項。
在創新驅動下,北方微電子研究院系統解決了MEMS制造領域技術短板,助力“嫦娥”奔月、“神舟”飛天等國家重點航天工程﹔芯動聯科慣性陀螺儀填補了國內高端MEMS傳感器空白﹔希磁科技在新能源汽車電流傳感器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30%,穩居行業第一﹔華鑫微納建成全國首條8英寸MEMS晶圓全自動生產線,具備月產3萬片晶圓能力。
此次大會期間,蚌埠還發布了智能傳感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挂帥項目、中國傳感谷頂尖孵化器揭榜挂帥項目、蚌埠市主導產業關鍵環節招商揭榜挂帥項目、蚌埠市首批產業招商場景機會清單等,向全社會發出了科創“英雄帖”。
同時,蚌埠市還聚焦“招商引資、對上爭取、助力本地企業做大做強”三大主渠道,為中國傳感谷建設注入強勁動能。此次會議宣讀了《中共蚌埠市委 蚌埠市人民政府關於表揚全市智能傳感產業十強企業的通報》和《中共蚌埠市委 蚌埠市人民政府關於對2023—2024年度招商引資工作作出突出貢獻人員記功嘉獎的通報》,並為獲獎同志頒發有關獎牌和証書,進一步激勵全市上下以“鐵錘砸鐵釘”的嚴實作風,聚力延鏈補鏈強鏈,共同做大做強智能傳感產業。
項目支撐 政策保障
以產業發展加快蚌埠振興
在當天上午召開的大會上,《蚌埠市推動智能傳感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正式發布。蚌埠從支持企業流片、支持產業鏈式協同、支持產業集聚發展、支持基金投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重大項目投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以真金白銀的投入,進一步集聚產業資源,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推動全市智能傳感產業高質量發展。與之同時出爐的,還有《2025年智能傳感產業高層次人才安家補貼人員名單》。
“市委、市政府發布的智能傳感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推出的揭榜挂帥項目,是真招實策,是真金白銀,讓我們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對產業立市的高度重視和滿滿期望。”在看到政策內容后,陳丙根高興地說,北方微電子研究院將繼續發揮核心優勢,與蚌埠協同發力、攜手並進,開展大聯合、大協作、大攻關,為蚌埠市智能傳感產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服務保障。近年來,省市相繼出台了《關於支持中國傳感谷發展若干政策》《關於支持智能傳感產業人才發展的十條措施》等文件,組建了總規模超70億元支持智能傳感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全力以赴支持智能傳感企業發展。
同時,該市狠抓“優質項目+實物工作量”,在中國傳感谷建設標准化廠房、人才公寓、污水處理中心、電鍍產業園、大宗氣站等一系列配套設施,滿足企業生產需求﹔建成傳感谷公共服務平台及示范線項目,打造品種類別涵蓋最全、國產芯片配套最多的傳感器產品體系,切實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當前,蚌埠發展風正帆滿,智能傳感產業已經成“形”起“勢”。蚌埠全市上下正以智能傳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突破口,以實干實績答好省委“創新之問”,匯聚加快蚌埠振興的最強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