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精管善治·合肥在行動︱精雕細琢,讓交通“動脈”向“美”而行

呂歡歡
2025年07月11日10:5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盛夏時節,新橋機場高速沿線新鋪設的草皮綠意盎然﹔合肥高鐵沿線一處曾經雜亂的老舊廣場,蛻變為街頭游園﹔G206長豐段上,攤鋪機轟鳴正為路面披上嶄新“外衣”……這是合肥市2025年交通沿線養護工程的日常一景。

眼下,合肥市交通運輸局聚焦高速公路、鐵路、國省干線公路,以“繡花功夫”推進路域環境整治,推動城市交通動脈品質提升,讓群眾在出行中感受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溫度。

打造“綠色長廊”,高速公路“煥顏提質”

日前,驅車駛入機場高速,隻見互通區新栽植的紫薇與草坪相映成趣,曾經雜亂的邊坡被規整的草地覆蓋,既扮靚了旅途,又贏得了司乘人員的贊譽。

“機場高速邊環境變化大,種了不少樹木花草,已經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外地歸來的陳女士感慨道。

今年以來,針對機場高速這一重要的門戶通道,安徽省交控集團合肥管理處投入533萬元實施綠化和路域環境專項提升,規劃栽植喬灌木2686株,鋪設草坪4.8萬平方米,播撒草籽20萬平方米,著力打造“一步一景”的沉浸式景觀體驗。

改造前后對比圖。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改造前后對比圖。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互通區採用疏林草地設計,輔以景觀組團和草花栽植﹔中分帶以色葉喬木打造‘四季畫廊’,天際線改造提升行車視野通透性。”安徽省交控集團合肥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互通區綠色提升基本完工,中分帶路域環境提升項目完成30%,計劃年底全部完工。

不止於此。在推進高速公路品質提升中,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加強部門聯動,落實屬地責任,協調省交控集團合肥管理處、合肥新橋機場、合肥交控集團建立“專項治理+常態管養”機制。

其中,高速養護單位在合肥繞城高速、京台高速、機場沿線等市域高速公路,實現“機械為主、人工為輔”的精准養護,日均投入養護人員200余名、機械化清掃裡程約130公裡。同時,在市域高速公路按照“分類打造、有重點開展”的提升思路,因地制宜、科學有效開展綠化品質提升行動。

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管養單位一方面安排專人對高速公路綠化情況進行摸排,從補植補栽、修剪美化、澆水施肥等方面,做好日常綠化養護工作﹔另一方面對機場高速等重點通道實施綠化景觀提升,重點提高高速收費站出入口、互通立交以及中分帶的綠化美化水平,致力實現‘開窗見綠、美不勝收’的出行體驗。”

推動“路地協同”,鐵路動脈“清肺通絡”

當前,合肥鐵路網絡正由“米字型”向“時鐘型”轉變,總裡程達到888.1公裡,點多、線長、面廣,鐵路沿線安全環境隱患逐漸增多。

為淨化鐵路沿線環境,保障鐵路運輸安全,合肥市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聯席會議辦公室推動市縣兩級聯席會議制度、雙段長制建立健全,鐵路沿線環境治理工作重心逐步向屬地街鎮下移,全市156個涉鐵沿線鎮街明確了路地聯絡人,路地協同順暢,信息互通共享,全力營造“暢、安、綠、美”的鐵路風景線。

在金寨路與龍川路交口附近的寧蓉高鐵沿線空曠地帶,曾經垃圾遍地、開荒種地的亂象,取而代之的是綠色花園﹔在長豐縣下塘鎮,高鐵沿線的燒餅廣場將全新升級為精品游園,淮南鐵路線與合蚌高鐵之間1.9萬平方米的荒地華麗變身為可以“席地而坐”的清新綠地……

改造前后對比圖。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改造前后對比圖。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這些變化是合肥鐵路沿線環境治理“路地協同”推進的生動縮影。在路地協同推動下,鐵路沿線環境治理正從“獨角戲”變“大合唱”,實現燕峰農場侵限隱患樹木、高鐵橋下亂堆亂放建筑材料、違規停車等“老大難”問題的治理。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市各地完成自查自改隱患問題280個,鐵路部門排查隱患問題209個,隱患問題動態清零率為82.3%,剩下隱患問題正加速推進整改銷號,“坐車賞景、依窗賞畫”的出行願景加速實現。

聚焦“暢安舒美”,國省干線“強筋健骨”

七月酷暑,G206威汕線長豐段地表溫度突破50℃。攤鋪機滾過瀝青蒸騰起浪,霧炮車立刻噴出水霧精准壓制揚塵。

“設備升級后,噪音從90分貝降到65分貝,相當於嘈雜街道變為正常交談。”現場技術員抹了把汗。隨后,盤旋上空的無人機將施工畫面實時回傳,技術人員根據反饋動態調整施工區疏導方案,實現銑刨作業與揚塵控制同步進行。

這番智慧養護場景,是合肥國省干線公路提質升級的真實寫照。

眾所周知,通達四方的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絡是連接高速公路與農村公路、城市節點與鄉村群落的重要通道,更是彰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來,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以“路況提優、環境提靚、安全提級”為目標,開展公路養護提升工作,推動合肥市國省干線公路提檔升級。

其中包括G206威汕線長豐段在內,合肥市實施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養護工程150公裡,以精細管理、綠色施工、智慧管控三項舉措,加大日常養護力度,提高坑槽修補、邊溝清理、機械除草、交安設施管養頻率,加強橋梁、涵洞隱患排查,及時清除橋梁泄水孔等處的雜物,並運用無人機、水下蛙人、雷達、聲紋監測、材質狀況檢查等專業手段,以及“人工+智能”雙重檢測模式,對重點路段以及橋梁的病害進行全面排查、監測,分類建立台賬清單,全面督查,限期整改銷號。

入戶宣傳。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入戶宣傳。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與此同時,合肥市還積極構建“宣傳+監管+服務”路域環境管理機制,通過“說理式執法”配合“送法下鄉”“企業普法課堂”等方式,宣傳公路相關法律法規,通過案例闡明在公路用地范圍內違法設置廣告牌、非法種植物、佔道經營等涉路違法行為的危害后果,協同屬地政府、企業、群眾消除安全隱患。

其中,面對S102合阜路沿線村民違規設置廣告牌行為,執法人員頂著高溫多次入戶講法理、話家常,后依法予以拆除﹔在G330合銅路,執法人員主動走訪沿線村民,勸導村民主動清除1200平方米的違規菜地……由此,一幅“暢、安、舒、美”的交通畫卷正徐徐展開。

眼下,合肥“三路”環境的精細治理,不僅刻寫在攤鋪機155℃的精准溫控裡,還融進執法人員烈日下的普法宣傳中,更綻放在村民主動清除的佔道作物間。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精雕細琢推進“暢安舒美”路域環境建設,努力讓每一條路成為安全暢通的民生線、風景線和幸福線。

(責編:關飛、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