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徽固鎮:村企雙向奔赴 解鎖鄉村振興“共富密碼”

2025年07月10日15:5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萬企”來“萬村”興。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民營企業如何作為,能有多大作為?

在固鎮縣,一批民營企業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土地入股、訂單合作、盤活存量資產等方式,深化村企合作,實現了企業與鄉村的互利共贏。

2024年以來,全縣共有220家民營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興村項目”總數429個,已覆蓋全縣11個鄉鎮及開發區,惠及167個村居。“萬企興萬村”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獲安徽省區域類優秀案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融入“萬企興萬村”新實踐,在鄉村振興一線解鎖“共富密碼”。

土地入股 “甜蜜產業”一路飄香

仲夏時節,走進固鎮縣劉集鎮渡口村甘蔗種植地,100多畝甘蔗田長勢喜人,翠綠的甘蔗葉隨風搖曳,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畫卷。

“今年我們在九灣居委會又擴大了100畝甘蔗種植,現在渡口和九灣兩個村居的甘蔗面積一共有200多畝,甘蔗種植產值可達600多萬元。”固鎮縣糖鳴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戀介紹,“萬企興萬村”行動開展以來,公司深度融入鄉村產業發展,在甘蔗種植的基礎上,不斷延伸紅糖產業鏈條,為鄉村發展助力賦能。

“村裡拿出100畝土地用於甘蔗種植,每畝租金3000元,僅此一項,村集體經濟每年可增加收入20萬元,村民能獲得每畝地1000元的穩定收入。”渡口村黨支部書記鄒月芳介紹,此外在糖蔗種植、收獲、加工等環節還都為村民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每年發放工資100多萬元。

通過土地入股,村企合作打下了紅糖產業發展根基,目前糖鳴鳳公司生產的古法紅糖、紅糖蒲公英茶、紅糖玉米酥、紅糖麻花等多類產品已成為當地特色農文旅產品,2024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

訂單合作 聯農帶農“雙向奔富”

“這是我們利用兩季西蘭花之間的空閑地種植的晚茬西瓜,再過半個月左右就可以上市。”在固鎮縣石湖鄉劉元村,安徽省益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採取一年三熟模式種植的西瓜也即將上市,公司董事長孟凡豹是蔬果產業發展的行家裡手。

孟凡豹是安徽省勞動模范,從事蔬菜瓜果種植多年。2022年,他和安徽科技學院合作,示范種植西蘭花,建立了120畝示范基地,當年喜獲豐收。

“萬企興萬村”行動實施以來,孟凡豹採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訂單農業,對農戶採取統一品種、統一用肥、統一用藥、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的標准化模式發展,將瓜菜面積推廣到1200多畝。

一年三熟種植模式增加了周邊群眾就近就業機會,在採收旺季,基地帶動周邊100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通過在基地務工,每人每天可拿到120元的工資,人均務工年收入穩定在8000元左右。

“通過‘萬企興萬村’行動,讓民營企業把先進的技術模式、生產要素和管理理念引入鄉村,不斷延伸產業鏈,才能實現企業盈利、群眾增收的局面。”固鎮縣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李長躍表示。

盤活資源 村企合作結出“共富果”

走進固鎮縣濠城鎮邢圩村原邢圩小學,閑置的教室裡放置著大型塑料養殖池,盛旺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邢宗旺撒下一瓢飼料,上百條魚兒便爭先恐后躍出水面搶食。“養殖的魚類主要是鱸魚,此外還有黑魚、鱖魚、對蝦等。”邢宗旺介紹。

“邢圩小學有廢棄教室28間,我們一直想方設法探尋改造利用廢棄校舍的合適渠道,”邢圩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程合玲說,2022年底,程合玲了解到安徽省盛旺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邢宗旺有投資鱸魚室內生態養殖項目的念頭,於是便找到邢宗旺交流,雙方一拍即合:邢圩村將校舍租給邢宗旺,年固定租金2萬元,成魚銷售后再按照盈利收入的5%分紅。當年,邢宗旺養殖鱸魚喜獲豐收,企業在豐收的同時,也給村集體帶來了10萬元的分紅。

2024年,盛旺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增加了黑魚、鱖魚、對蝦等養殖品種,企業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村集體經濟再次獲得分紅12萬元,村企合作結出了“共富果”。

前不久,2024年度安徽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區域類優秀案例發布,固鎮縣“民營企業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喜獲殊榮,也是蚌埠市唯一獲獎區域優秀案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開始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群眾穩定增收。截至目前,固鎮縣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平均65萬元以上,全面消除了收益10萬元以下的薄弱村。

農業農村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當民營企業擁抱農業農村,扎根鄉村沃野,融入鄉村振興實踐,注定是一場村企共興共贏的雙向奔赴。(尤靖文 凌義樂)

(責編:黃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