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安徽經研院:聚焦主責主業 全鏈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6月16日至18日,國網安徽經研院組織安徽各地市供電公司人員開展“十五五”電網規劃聯合仿真計算,精准校驗項目方案必要性,為后續“十五五”新型電力系統規劃報告編制奠定堅實基礎。
在“雙碳”目標加速推進與能源革命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國網安徽經研院以新型電力系統研究中心成立為契機,全面開啟安徽省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攻堅征程,緊扣頂層設計、主網規劃、配網升級三大維度,運用系統性思維,著力破解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的機制堵點與規劃難點,為安徽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能源轉型路徑提供堅實支撐。
頂層設計 打造新型電力系統“智慧引擎”
今年2月12日,國網安徽經研院新型電力系統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標志著安徽新型電力系統研究工作邁入實體化、專業化、體系化運作。
作為上級黨委推動省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部署,新型電力系統研究中心的成立,不僅是集政策研究、模式創新和場景應用於一體的前沿陣地,也為廣大皖電經研青年人才提供了廣闊的成長舞台。
“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省公司層面,以‘點、線、面’立體化思維,落實省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各項重點任務。”該院院長強調。
事實上,國網安徽經研院正以實際行動踐行這一理念,其構建的“縱向貫通、橫向協同”工作機制成效已逐步顯現。
年初,在安徽電力公司發展部的指導之下,國網安徽經研院面向公司各專業、各單位廣泛征集示范項目,遵循“越有越多,越多越有”的馬太效應,按“示范工程、示范場景、示范機制”三大維度,開展儲備項目分類分級,綜合考量項目的先進性、示范性和代表性,目前已完成第一批試點示范項目遴選共計32項。這些示范項目涵蓋了新能源並網、儲能應用、智能電網等多個領域,為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提供了實踐經驗。
5月底,安徽電力公司省域新型電力系統攻堅行動方案正式印發。方案編制過程中,國網安徽經研院全力支撐安徽電力公司發展部參與方案的策劃與設定,聚焦當前主要矛盾和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四大攻堅方向、六大攻堅舉措”,明確了省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目標、任務與措施,為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智力支持。
精准的中長期電力供需分析是科學規劃的基礎。前期,在安徽電力公司發展部指導下,國網安徽經研院圍繞電力需求預測、電源發展及區外來電、電力分區平衡分析等方面,深入開展安徽“十五五”及中長期電力供需研究工作。
研究團隊主動對接重點企業,深入了解用能用電特性,並重點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計算機通信、數據中心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對相關行業用電需求的影響。“我們通過系統總結安徽‘十四五’電力供需情況及主要增長因素,提出了全社會用電量預測的‘高、中、低’三種方案,科學預測最大用電負荷,為電網建設適度超前、保障電力供應安全可靠提供基礎支撐。”國網安徽經研院新型電力系統研究中心呂龍彪介紹道。
主網規劃 下好能源布局“先手棋”
電網規劃需要瞄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未來態勢、演變路徑、前沿技術,以建強電網物質基礎為核心,推動“源網荷儲”協調發展、技術政策市場全要素統籌。
今年年初,在安徽電力公司發展部的精心指導下,國網安徽經研院正式啟動了安徽“十五五”新型電力系統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緊密圍繞“源、網、荷、儲、政策、市場、技術”七要素的一體化發展戰略,緊密結合電網發展的最新趨勢與省內實際需求,針對特高壓環網構建、過江輸電通道優化、抽水蓄能電站外送等關鍵議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這一系列舉措為安徽電網的前瞻性規劃與布局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確保了電網發展的科學性與前瞻性。
按照推進打造“一核兩極三平台”思路,國網安徽經研院規劃研究團隊加快推動500千伏網架升級。依托特高壓交直流布點,一方面加快推進500千伏電網從通道式向網格式、樞紐型演進,有序推進皖中環巢湖500千伏核心環網建設,另一方面加強兩淮至皖中輸電通道,打造皖東北、皖西北資源富集地區兩個送受一體發展極,完善皖南交直流受電和皖西、皖南抽蓄集群並網三大電力交互平台。這種布局不僅優化了安徽電網的空間結構,還為“外電入皖”與省內新能源消納提供了堅強承載平台
依托省內500千伏電網布局,國網安徽經研院研究團隊科學規劃全省220千伏供電分區,合理布點布局,不斷增強省內200千伏電網供電能力,同時針對局部地區輸電能力受限、安全穩定和短路電流問題,進一步優化網架結構。截至目前,已完成全省220千伏電網規劃研究工作。
在支撐國家重點工程方面,國網安徽經研院支撐開展內蒙古-華東特高壓直流輸電規劃研究,通過詳盡的落點論証與電網銜接方案設計,力爭將該直流工程落點安徽。“項目的落地,將為安徽帶來穩定的區外來電,有效緩解‘十五五’期間電力供需壓力,同時推動安徽電網與華東電網的深度互聯。”國網安徽經研院主網規劃室主管沈玉明說道。
此外,國網安徽經研院還全力支撐皖鄂背靠背配套工程、過江通道加強工程納入規劃,這些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安徽電網的跨區域電力交換能力。
配網升級 激活新型電力系統“神經末梢”
配電網作為連接主網與用戶的“最后一公裡”,已逐漸成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主戰場”。
今年以來,安徽電力公司積極推進現代智慧配電網建設,國網安徽經研院全力支撐公司配網部,編制智慧配電網示范區建設方案並宣貫。
4月中下旬,按照公司配網部的統一部署,國網安徽經研院配合指導各地市公司按照示范區建設原則選定建設范圍,結合評價指標和建設任務開展問題診斷分析、項目需求梳理、建設方案編制,明確建設目標、重點措施和時間節點。
5月上旬,通過集中評審對建設方案進行優化,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配網升級方案。截至目前,國網安徽經研院正積極支撐公司配網部,全力推進現代智慧配電網建設各項重點工作。
供電網格作為配電網規劃的基本單元,其劃分的合理性直接影響配網建設的精准性。
今年年初,國網安徽經研院在公司配網部指導下,啟動供電網格優化劃分和應用提升工作。通過“中壓接線組-供電單元-供電網格”自下而上的劃分方法,確保供電網格優化劃分工作規范精細、科學合理。
為提升供電網格優化劃分工作質效,國網安徽經研院建立了“線下+線上”“單周匯報+雙周通報”的過程管控機制,即每周五組織線上匯報會跟蹤各單位進展,每雙周發布通報總結問題與經驗,滾動跟蹤各單位工作質效,確保供電網格劃分工作思路統一、目標明確。
集中審查階段,國網安徽經研院按照“市公司全覆蓋”原則,對一市一縣供電網格優化劃分成果開展集中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和優化建議,並編制階段性總結報告,為后續“十五五”配電網系統規劃奠定堅實基礎。“這種精細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供電網格成為連接宏觀規劃與微觀實施的關鍵紐帶。”國網安徽經研院配網規劃室主管楊欣說道。
目前,全省各縣(分)公司均按時按質完成配電網供電網格優化劃分工作,經優化調整評審固化后,全省供電網格數量達到1508個,較“十四五”期間增加194個。
從省域新型電力系統的頂層設計,到主網規劃的“先手棋”構建,再到配網升級的“神經末梢”激活,國網安徽經研院正以全鏈條的技術支撐與創新實踐,加快推進“十五五”新型電力系統規劃研究,推動省域新型電力系統攻堅行動方案落地實施,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安徽經驗。(呂嚴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