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阜南縣舉辦衛生健康系統好人宣講會

57位“好人”用微光點亮百萬群眾健康之路

2025年06月01日16:1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5月30日,阜南縣委宣傳部、縣衛健委聯合舉辦“螢火星光”阜南縣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故事會,活動通過視頻介紹、故事講述、現場採訪等方式,集中展示了近年來衛健系統涌現出的16位好人代表的先進事跡。據了解,自2009年以來,全縣衛生系統共涌現出各級“好人”57名,其中“中國好人”2人、“安徽好人”1人、“阜陽好人”17人、“阜南好人”49人,他們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了基層醫療的 “最后一公裡”。

技術為骨,仁心為魂:醫者的雙重使命

阜南縣婦幼保健院檢驗師羅賢友既是防汛抗疫的逆行者,也是疫情防控危急時刻的群眾健康守護者。從洪水中的‘健康守門人’到疫情下的‘生命擺渡人’,他用一次次‘逆行’詮釋著醫者的使命。

阜南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朱俊永深耕腦血管病診療一線,年門診接診2000余人次、住院收治400余人次,完成靜脈溶栓、支架取栓等手術近百例。從首例頸動脈支架到列車急救,從24小時4台連軸手術到跨城錦旗致謝,從重新站立的古稀患者,到重獲生機的異鄉旅客。他以多學科協作筑牢急救防線,讓“大病不出縣”成為現實。

阜南縣人民醫院CT室主任王守玉,從醫35年初心不改,用“守心如玉”的品格和“醫者仁心”的醫德,守護群眾生命健康。他時刻提醒自己,普通CT能看清楚的病症,絕不讓病人做特殊檢查,跑一趟就能解決的問題,就是自己再苦再累,絕不讓病人跑第二趟。他也因此成為我縣醫療戰線黑白影像世界的一名優秀“偵察兵”。阜南縣中醫院“胡一針”胡雁從醫30年來,他練技如琢玉,施針似點睛,用一枚銀針詮釋傳統醫學的溫度與力量。

守護最前沿,733名村醫為百萬名群眾健康護航

90后小伙周春光熱心公益,至今已參加公益活動16年,他堅持小善先為、小善常為、小善眾為,不僅自己常年做公益,為鄉親們上門送健康,還立足全縣群眾大健康工作,為鄉親們的健康護航。

在鄉村農庄,鄉村醫生是離疾病最近的人。阜南縣有 733名鄉村醫生,守護著 101萬農村人口﹔他們用腳步丈量責任,用仁心溫暖鄉土。

當3名獲得好人稱號的村醫走上台時,觀眾席自發響起長達一分鐘的掌聲。他們用朴素的話語,扎實的行動,道出了基層醫療的終極哲學——真正的健康中國,需要把根扎進最深的泥土。

微光成炬:好人精神的時代啟示

阜南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張雷說:這些好人都是我們身邊的人,他們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是一群把職業操守做到極致的普通人,也因此成為眾人敬重的好人。近年來,阜南縣衛健系統廣大醫務工作者弘揚精神文明,彰顯了醫務工作者“愛崗敬業、救死扶傷、甘於奉獻”的職業精神。他鼓勵廣大醫務工作者以榜樣為楷模,繼續發揚敬業奉獻精神,為守護群眾健康、推動阜南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57位獲獎者90%以上來自一線崗位,他們的故事印証著一個真理:醫療領域的“好人精神”,本質是對“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一醫學箴言的當代實踐。

阜南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張雷、副縣長楊麗群為新當選的“阜南好人”代表頒獎。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的千年訓誡回蕩在會場,從“中國好人”到普通村醫,他們正在用新時代的實踐,為這句古訓寫下最生動的注腳。(付銀鳳)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