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潘集區:科技賦能 麥田奏響豐收樂章

連日來,淮南市潘集區廣袤的田野裡,麥浪滾滾,機聲隆隆,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這繁忙的收割季,科技特派員們活躍在田間地頭,與機械收割的場景共同繪就了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
走進蘆集鎮秦圩村的麥田,隻見多台聯合收割機在麥浪中來回穿梭,猶如金色海洋中的巨輪,將一株株飽滿的麥穗卷入機艙,切割、脫粒、除雜、拋洒、秸稈還田等工序一氣呵成。
收割機在麥浪中來回穿梭。
為了確保小麥收割工作順利進行,蘆集鎮的科技特派員提前謀劃,深入田間,對小麥的生長情況、成熟度進行了細致的調查和評估,為確定最佳收割時間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科技特派員建立夏收農機手安全作業微信群,積極協調調配收割機械,聯系周邊地區的農機手,確保有足夠的設備和人力投入到收割工作中。
“大家在操作收割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檢查設備,確保各項功能正常,在田間行駛也要注意速度和方向,避免出現意外。”在收割現場,科技特派員向農戶和農機手們宣傳農機安全作業知識,強調規范操作的重要性,防止出現安全事故。
“今年小麥收獲季節多雲天氣較多,大家在收割后要及時晾晒,防止麥粒發霉變質。”科技特派員提醒農戶要做好后續的晾晒和儲存工作,確保小麥的品質和產量。
潘集區是全省42個糧食主產縣區之一。為提高小麥單產,潘集區積極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通過推廣良種、良機、良法,后期強化病虫害防控,小麥收割時在提升機械化水平的同時,採取機械減損等措施,為小麥豐產增收提供了堅實保障。近年來,潘集區為做大優質糧產業,在探索適合本地推廣種植的品種同時,積極推廣高效農業種植模式,充分挖掘土地潛力,有效提高了農戶收益。截至5月28日,潘集區40萬畝小麥收割達29.87萬畝,佔小麥應收面積的73%,又是一個豐收年,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譚敏 石殿軍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