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政在行動

蕪湖:一座人人皆可成才的筑夢之城

2025年05月26日09:29 | 來源:蕪湖新聞網
小字號

  紫雲英,本是一種在農村廣泛種植的植物,作為優良的綠肥,成為蕪湖大米品質優良的“秘訣”。這樣的特性也延伸到了人才領域,現在,紫雲英成為了蕪湖人才招引的標識。

  在長三角城市群中,蕪湖正以獨特的“人才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追夢者。這裡,不僅有領軍人才、科技高才的用武之地,也是技能工匠、創業青年的成長沃土﹔這裡,人才的定義不局限於學歷與頭銜,而是能者皆有得,各類人才都可以大展拳腳、施展抱負、成就夢想。

  多元定義:不拘一格量人才

  蕪湖對“人才”的界定打破了傳統唯學歷、唯職稱的單一標准,構建起多層次、寬領域的人才分類體系,只要能為城市發展貢獻力量,都是值得珍視的人才資源。

  高層次人才在這裡享有頂級禮遇。蕪湖市將“高層次人才”支持對象分為四類,支持政策上包含給予用人單位支持的引進人才補貼、中介費補貼、項目柔性引才補貼,和給予個人支持的購房補貼、人才公寓租房補貼、生活補貼、配偶及子女生活補貼等。

  專業技能人才在這裡同樣被高看一眼。蕪湖市實施能工巧匠鑄造工程,對自主申報入選或新引進的全職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分別給予2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技工院校畢業生可與專科生同等享受購房優惠政策,夫妻雙方疊加最高可享受補貼40萬元。將新取得技能方面業績的本土培養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政策支持范圍,等等。

  蕪湖工匠唐凡在世界技能大賽上摘得飛機維修項目金牌,從一名飛機維修工人被認定為蕪湖市高層次人才(A類),讓人們看到技能型人才逆襲的另一種可能﹔蕪湖安普機器人公司工程師李公文和同事程丙南憑借全國工業大數據算法賽一等獎的佳績,被聘為蕪湖市人工智能工匠學院特聘教師。他們的故事証明:在蕪湖,懷揣夢想的人在這裡可以擁有自己的“夢工廠”。參與《哪吒2》制作的安徽追夢動畫有限公司,一群20多歲的員工大多是來自高職院校畢業生。公司創始人宋亮亮頂著外界質疑,毅然扎根蕪湖開啟自己的動畫夢。如今他的身邊不僅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自己也成為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設訂單班的“教師”,開始培養動漫人才。“蕪湖的創業氛圍很寬鬆,對於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人,從場地到稅收給予了各種幫扶。”宋亮亮說,“蕪湖的營商土壤讓夢想照進現實,在這片沃土上,追夢動畫不斷生根發芽、發展壯大。”

  多樣舞台:讓每位奮斗者都有獲得感

  人才的競爭,短期靠資金,中期看政策,長期比環境。

  蕪湖不僅廣納各方英才,還注重為現有人才提供持續成長的土壤。從真心實意搭建納才平台,到全力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再到公共研發平台的資源共享,這裡構建起一套覆蓋人才全職業周期的培育體系。

  產業鏈與人才鏈精准對接是蕪湖引才的獨特優勢。蕪湖每年高規格舉辦“紫雲英金秋人才季”“紫雲英科大人才日”等人才品牌活動,市領導帶領產業鏈頭部企業和重點企業,奔赴全國各地開展百所高校大宣講,推動“產”“才”精准嫁接,讓各類人才在蕪湖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台、發展有空間。

  容才納才平台的建立是蕪湖留才的關鍵環節。蕪湖聚焦十大新興產業25個優勢細分領域和未來產業發展,與知名高校院所合作組建智慧城市研究院、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點研發創新平台。全市現有省級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0個,與多家大院大所建立合作關系,浙江大學、東南大學等多家高校在蕪設立技術轉移機構,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立足實際的評價體系為蕪湖育才創造了適宜的空間。蕪湖建立起企業和事業單位“雙軌制”認定體系,突出人才的能力、業績和實際貢獻,對急需緊缺的“專才”“偏才”,可直接推薦認定為高層次人才。緊扣產業發展需要和企業實際需求,積極推動下放職稱評審權,強化企業“做主”評價人才的主體地位。作為安徽首位產業的首席企業,奇瑞集團通過職稱自主評審,累計近萬名專技人才取得了相應等級職稱資格,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量質齊升。

  真金白銀的保障體系為蕪湖人才發展釋放活力。蕪湖整合醫療、教育、人社等部門23項服務資源,構建“引、育、用、留”全生命周期人才生態系統,實現人才政策“一站查”、人才補貼“一站領”、涉才服務“一站辦”。發力打造全國區域人才高地,力爭每年新招引大學生超過10萬人,以厚重的“人才賬本”,夯實了城市的創新“家底”。

  聚才用才點燃干事創業激情,愛才惜才觸動生根發芽的信念。在“2025年蕪湖紫雲英人才日”裡,蕪湖發布2025年度人才服務六類場景,啟動“紫雲英·人才關懷計劃”,聘請12名人才擔任人才服務場景體驗官,星途汽車為人才提供專屬優惠和定制外觀顏色,等等,種種社會價值的附加,不僅是對個體人才的肯定,更向全社會傳遞出尊重人才、崇尚創新的價值導向。

  “讓每一份對人才的珍視,都化作蕪湖向上生長的力量!”如今,蕪湖的人才服務理念已經從單純的“政策惠才”升級為“生態留才”。當長江之畔的燈光再次為人才而閃亮,那是蕪湖在用執著和熱忱演繹“一座城對一群人最長情的告白”。

  2024年蕪湖市淨增人口4.1萬人,近四年淨增人口15.3萬人。人們用“腳”投票,才是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的最佳注釋。

  蕪湖,就是這樣一座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城市。

  這裡竭盡所能為創新創業營造環境,全力以赴為干事立業保駕護航,真心實意為每一個追夢人打造人生舞台,在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中相互成就、相得益彰。(陳旻)

(責編:黃艷、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