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含山:黨建引領促治理 便民服務暖民心

2025年05月13日14:43 | 來源:馬鞍山日報
小字號

  初夏的晨光洒在含山縣環峰鎮西苑小區的公告欄上,剛晨練完的王大爺戴著老花鏡,正仔細閱讀著小區“皖美紅色物業”公告欄。看著公告欄上發布的物業責任清單、服務事項認領公示表、黨員包片聯系卡等相關信息,他忍不住感嘆:“這紅色物業真是辦到了我們心坎上!現在誰負責哪塊兒、各咨詢事項都寫得清清楚楚,監督電話和業委會成員聯系方式都貼在旁邊,我們老百姓心裡可算有了本明白賬!”這句朴實的感慨,正是含山縣以“紅色物業”建設為抓手,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含山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通過“建機制、整資源、強服務”等舉措,有效激活基層治理“末梢神經”,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不斷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

  三方議事解難題 老舊小區換新顏

  走進建於20世紀90年代的花園小區,嶄新的瀝青路面蜿蜒至樓棟門前,正在粉刷的外牆和不同的施工項目讓老小區換新顏。誰能想到,前幾年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5號樓頂的牆面風化嚴重,住在一樓的李大爺連自家小院都不敢進﹔樓道裡牆皮成片脫落,王大媽上樓時總要側著身避開。“當時我們業委會挨家挨戶跑,光是收集意見的本子就記滿了一大本。”業委會主任吳景喜翻開泛黃的民情日記,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1235戶居民的訴求。

  轉變始於含山縣深入推進“紅色物業”建設,推深做實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企業”三方議事機制。在華陽社區黨總支牽頭下,社區“兩委”干部陸文蓮帶著設計圖紙,聯合業委會成員連續召開12場板凳會議。“我們創新‘三上三下’工作法,意見征集上牆公示、方案修改上門征求、項目實施上心跟進。”陸文蓮指著正在施工的二期工程介紹,如今小區不僅完成雨污分流、道路硬化等基礎改造,更通過申請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資金,將閑置車棚改造成便民活動室。

  據含山縣住建部門統計,近年來,含山縣累計投入6.5億元完成68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1.41萬戶。其中,通過紅色物業平台協調解決的管道堵塞、停車位不足等歷史遺留問題達1356件,業主投訴率同比下降20.6%。

  全科社工優服務 便民利民見實效

  在大慶社區為民服務大廳,居民司有珍正對著“全科社工”綜合窗口豎起大拇指。前些天她來咨詢求職相關事項,工作人員劉海靜不僅手把手教她注冊“三公裡”就業圈平台,還幫她聯系到超市收銀員的工作。“現在找工作不用出社區,辦事不用找熟人,這才是真方便!”司有珍的話引得周圍辦事群眾連連點頭。

  變化源於含山縣推行的“全科社工+網格治理”模式。大慶社區黨總支書記裴仁瓊介紹,過去5個專項窗口縮減為1個全科窗口,88項民生事項實現“一窗通辦”。“我們要求社工從‘櫃台內’走到‘網格中’,現在每天有15名工作人員下沉小區,4月份該社區累計收集民情38條,解決實際問題209個。”說話間,網格員司娟娟正從獨居老人李奶奶家回來,手裡拿著需代買的降壓藥清單和記錄著“陽台滲水需維修”的民情日記本。

  2024年開展“全科社工”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試點工作以來,城區社區將原來的66個綜合服務窗口,整合為17個“全科社工”綜合服務窗口,服務窗口精簡率達74.2%,群眾滿意度卻從81%提升至92.9%。今年一季度,全縣通過“幫辦代辦”機制解決群眾非政務事項1410余件,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微工坊裡織幸福 就業增收雙提升

  上午10點,褒禪社區“濱河微工坊”熱鬧起來,18位陪讀媽媽正熟練地加工著書包帶訂單,劉大姐趁著孩子放學前的空當,來到微工坊內繼續做著手工活。“以前總擔心接孩子遲到會被扣工錢,現在送完娃步行五分鐘就能上崗,只要慢慢干,每天都有進賬。”她揚了揚手機屏幕。

  這個由社區黨組織牽頭打造的就業平台,創新採用“社區+微作坊+物業”三聯機制。社區負責對接企業訂單,物業提供閑置用房,微作坊組織技術培訓。“我們優先承接計件靈活、技術門檻低的來料加工,讓寶媽們既能顧家又能增收。”褒禪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徐上算了一筆賬:今年4月“濱河微工坊”迎來新的圓珠筆加工業務,8位陪讀媽媽平均每人一小時可以加工100件,每件可獲得0.1元收入,每日可得手工費80元左右。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種“鎮黨委+村(社區)黨總支+企業+居民”的模式正在全縣推廣。清溪鎮太平村的“媽媽手工坊”早已通過黨建聯盟對接外貿公司,將手工串珠、編織等業務引入鄉村,幫助37名留守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上個月我靠串珠掙了1800元,還能照顧小孩和老人。”村民王孝琴展示著剛完成的一批訂單,彩色燈珠在陽光下閃著致富之光。

  從老舊小區的煥新蝶變,到社區服務的提質增效,再到就業創業的精准幫扶,含山縣正繪就一幅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幸福畫卷。(通訊員 唐延豪 陶啟鵬)

(責編:蘇恆、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