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雙叒叕!宣城這裡,憑實力“圈粉”!

這個月初宣城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管理辦公室(涇縣縣委黨校)再次獲贈一面錦旗。這是該基地開班以來收到的第四面錦旗。
四面錦旗
這一面錦旗,來自安徽省軍休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班。
“我們的學員對這次培訓安排給予了高度評價!”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軍休處四級調研員邵勇介紹,這期培訓班很特別,近60人的班裡,有40多位軍休干部,針對這一特點,培訓班不僅設置了理論課程,還組織學員前往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王稼祥故居紀念館、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宣紙文化園等特色現場教學點開展現場教學,讓學員在特定的環境中直觀感受感悟反思,受到學員歡迎。
第一面錦旗,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第100期新疆縣處級民族干部培訓班,他們點贊這裡“雲嶺秀 新四軍鑄薪火魂 古鎮新 查濟德傳家風淳”。
2024年8月19日,西藏自治區錯那市副市長、帶隊領導張宗寶,將一面用漢、藏雙語寫著“千裡師生情誼深 宣城相遇誠有緣”的錦旗,贈送給市干教基地辦(涇縣縣委黨校),對基地開展的高質量學習培訓表示感激和贊譽。
在2024年宣城市直機關黨務干部(紀委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結業式上,基地再次收到錦旗,培訓班學員贊譽這裡是“黨性錘煉之熔爐 理論學習之殿堂”。
實力“圈粉”
近年來,市干教基地辦(涇縣縣委黨校)全力整合優化市域內教育培訓資源,進一步統籌課程研發提升和精品線路設計,全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國知名”干部黨性教育基地。
自基地正式運營以來,累計承辦各類培訓、會議14萬人次,先后挂牌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現場教學點、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現場教學基地、安徽省鄉村振興干部培訓基地等8個教學基地。
用好紅色資源。深挖紅色資源,征集書籍資料315冊,採集整理新四軍后代口述史4份、紅色故事7篇,錄制新四軍先輩先烈紅色家書48篇,梳理歸類全市紅色資源270處﹔開發以新四軍歷史文化為主體的紅色課程40門,公開發表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研究成果22篇,推進《新四軍軍部在雲嶺》教材編撰工作,積極搭建弘揚新四軍文化平台。建好紅色陣地,認定挂牌首批21個現場教學點。
做優主業主課。深入挖掘提煉新四軍歷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等重點領域思想精髓,累計研發“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履職能力培訓”系列課程63門﹔先后開發《紅色桃嶺 薪火相傳》等現場教學課15門,提升《我的父親袁國平》《雲嶺烽火憶 赤誠軍民情》等訪談教學課3門,合作打造《高高的雲嶺》藝術黨課以及紅色家書誦讀等情景體驗課程﹔推動科研成果數量與質量雙提升,2022年8月份以來累計公開發表文章48篇,其中2024年發表37篇,創歷年之最。
突出師資引培。實施“3×3”青年教師激勵培養機制,選派專職教師到省、市委黨校等地培訓進修,持續開展“崗位練兵、教學比武”活動﹔加強與省委黨校、延安干部學院、吉安干部學院、安大等院校常態化溝通聯系,建立“兼職教師+客座教師”師資庫﹔推進師資梯隊培養,不斷充實專職教師隊伍。
未來,市干教基地辦(涇縣縣委黨校)將堅持特色辦學,打響黨性教育的宣城品牌。以優質的服務、良好的口碑不斷擴大“朋友圈”。(張玉榮 孫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