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兩次跨越萬裡的就診

2025年04月24日14:23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4月20日,藍眼睛、白皮膚的法國人沙夫,結束了10天的中醫治療。

站在蚌埠市中心醫院門口,他握著院長楊勇飛的手,連聲道謝:“第二次來治療,體驗更好了。”

按理說,看病應該奔大醫院多、醫療資源更優質的地方去,沙夫為什麼再次不遠萬裡來到安徽蚌埠看病?

沙夫今年71歲,9年前,他因視網膜破裂,做了一次手術。手術雖然順利,但留下了后遺症——眼睛時常感到干澀、不適,還有頭痛、耳鳴等並發症狀。他輾轉好幾個地方,尋求了很多幫助,效果甚微。沙夫說,家人朋友們都覺得“我的眼睛隻能這樣了”。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2年前,久居荷蘭的沙夫通過荷蘭綜合康復協會(Nederlandse Vereniging voor Ge ntegreerde Fysiotherapie),接受了萬裡之外的蚌埠醫生的遠程會診。蚌埠市中心醫院提出了包括熏蒸、推拿等手段在內的中醫治療方案,由荷蘭綜合康復協會協調荷蘭當地中醫執行。

沙夫稱之為“一次充滿驚喜的體驗”。在治療中,他感受到中醫的“奇妙”:“針灸、推拿……這些在西醫裡完全沒有的方法,讓我的頭痛、耳鳴得到了改善。”

“對沙夫來說是驚喜,對我們來說,也是驚喜。”楊勇飛說,“原來,中醫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走出國門。”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遠程會診雖然是通過視頻交流獲取信息,但已經能滿足中醫的基本診療需要。”楊勇飛介紹,這樣的遠程會診之所以能進行,也得益於中國與荷蘭兩國在醫學領域持續深化合作。

2022年,作為慶祝中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中荷兩國共同在疼痛神經科學上展開研究,蚌埠市中心醫院與荷蘭綜合康復協會達成合作。

經歷過兩次遠程會診,沙夫萌生了到安徽蚌埠看病的念頭。

找中介代辦簽証、准備簽証材料、提交申請……2023年11月,沙夫終於如願來到蚌埠市中心醫院,進行了為期1周的治療。

針刺、熏藥、穴位貼敷等一系列治療結束,他覺得眼前明亮了起來,耳鳴、頭痛也得到明顯改善。

這讓沙夫感到:“雖然之前花了很長時間准備,但值得!”

時隔1年多,今年4月,沙夫決定,再來一趟蚌埠。

沒想到,這次入境很“絲滑”。“沒有找中介,也沒有填一堆單子。只是填了幾張表格,大概幾分鐘就辦好了。”沙夫說,這次來中國十分方便,可以說,“更少的時間、更少的花費、更好的體驗!”

沙夫的“說走就走”,得益於我國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2024年11月30日至2025年12月31日,中國對法國、荷蘭等38個國家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入境事由擴大至來華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過境、交流訪問,免簽停留期限延長至30日。

相比上次一周的治療,這次的治療周期長,方案也更全面。“不用擔心時間不夠用,我可以停留30天呢。這次的治療結束后,我還要在中國旅游,看一看、玩一玩再回國。”沙夫說。

“我們已經做好了接待更多海外患者來院治療的准備。”在蚌埠市中心醫院,楊勇飛指了指去年底新挂的國際醫療部牌子說,“目前,我們線上線下接診來自荷蘭、法國等國家及地區的患者近百名,先后開展國際遠程問診30次。”

安徽省商務廳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處處長后其潔表示:“不管是遠程會診,還是到蚌埠接受中醫治療,都是典型的服務貿易。這是當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2024年,安徽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同比增長10.2%。

“面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安徽服務貿易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有賴於我們始終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以一系列政策舉措加快推進服務業開放和服務貿易發展,也離不開像蚌埠市中心醫院這樣的機構大膽探索創新。”安徽省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竇瑾表示,“我們要進一步提升服務領域開放水平,推動高品質的‘中國服務’走出去。”

“蚌埠市中心醫院實現了安徽中醫藥服務貿易零的突破,如今,安醫大二附院等多所醫院受到啟發,積極開拓國際醫療服務。”后其潔介紹,蚌埠市中心醫院位於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內,其創新探索被總結成“中醫跨境醫療健康服務模式”,作為制度創新成果在安徽全省復制推廣。

4月20日,沙夫向楊勇飛揮揮手,坐上了前往高鐵蚌埠南站的車輛。

車輛還未離開視線,楊勇飛就接到了荷蘭綜合康復協會首席醫療顧問高鵬的電話:“很多歐洲患者與我們聯絡,想到蚌埠看中醫。過段時間,你們會更忙的。”(記者 彭園園 何珂)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